当前位置: 首页> 湖北> 小学

构建三全“美好劳动”新样态, 武汉小学高年段科创劳动清单发布

极目新闻记者张渊

通讯员杨国涛万浩

9月26日上午,“新时代武汉市小学劳动教育‘5L+’课程开发和实践”专题教研暨课题研讨展示活动(第六场)在武汉市育才小学个性空间五楼报告厅开展。本次活动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江岸区教育局协办、武汉市育才小学承办,采取现场和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当天,《武汉市小学高年段科创劳动清单(第一版)》也正式发布。

劳动与科创携手

聚焦课例,成果丰硕

“不能用任何胶水和钉子,做出结构稳定的文具收纳盒,同时加入创意智能板块,如此多的要求怎么才能达到呢?”武汉市育才小学校园里掀起一场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这么复杂而且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单打独斗肯定是无法完成的。我们得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成项目团队。”“我们想制作一个像灯笼一样的收纳盒,在写作业时能够定时提醒我们该休息啦。”孩子们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各显神通,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创意文具收纳盒。

这是武汉市育才小学老师叶琳蕊、肖雅欣在课题研讨展示活动中的课例《智能文具收纳盒》。劳动与信息科技教师联袂的“双师”课程,以精巧的榫卯与逻辑性的编程软件,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让孩子们在跨越千年的劳动方式中体验、创新、成长。

研讨展示活动上,江岸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督学余蓓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面临新要求、新挑战。

近年来,江岸区积极探索,通过深度调研形成了《江岸区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并先后印发《江岸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管理规程》《江岸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区域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在实施中,各校开展了基于美好教育理念下劳动教育“一校一案”活动,将江岸科技、智慧、创新优势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实施课堂教学、基地实践、感悟体验为一体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构建全平台支撑、全课程融入、全区域动员的“美好劳动”新样态。

在课例展示环节中,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老师阮洁通过微课《机械臂皮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老师余盼通过说课《我给鸟儿安个家》,向参会人员展示了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科创劳动项目课程实践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开展“新技术体验与应用”与“工业生产劳动”的项目式劳动实践,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成果展示,提升了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科创劳动活动展示环节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带来《“河”我一起,共护家“源”》,武汉育才小学带来《头奥赋能,劳动创造》,展示了学生在科创活动中丰硕成果。

研讨活动现场,创园劳动课题联盟校的代表,青山区新沟桥小学校长徐小芬、武汉小学瑞景校区教导处主任姜海琳分别作了阶段性成果汇报。

武汉市育才小学书记陈欣以《满眼生机转化均天工人巧日争新》进行了此次活动的主题分享,介绍了育才小学作为5L+“创园劳动”联盟校之一,聚焦科创劳动教育,为“双减”赋能,全面助力学生发展的情况。

“科创劳动清单”发布

“劳动促成长,科创向未来”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

当天,《武汉市小学高年段科创劳动清单(第一版)》正式发布,高年段科创劳动清单包含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两个类别。科创劳动清单评价分为三方面: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其中,教师评价要根据学生参与科创劳动的实际情况,从科创劳动观念、科创劳动能力、科创劳动习惯和品质、科创劳动精神四个方面的素养表现综合予以评价。

武汉市教科院小学教研室主任谢琼介绍,一年多来,课题组带领75所实验学校,陆续发布了武汉市小学家务、田园、社会、校园、科创等五张劳动清单及“WU爱劳动”课题微信公众号,通过“微课研讨”“微单发布”“微题分享”“微域体验”的方式,带动了全市各校劳动校本特色课程群研究。

五张劳动清单从学生和地域实际出发,采用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生活场景全覆盖、课程体系全贯通、核心素养全链条,助力学生成为“生活小能人”“校园小主人”“社区小红人”“田园小农人”“科创小达人”。

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武汉市劳动教育研究专班负责人曹松林鼓励全市小学要不断将劳动教育引向深入,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尊重学生首创精神,落实劳动育人的“双融创”、劳动课程的“双契合”、劳动资源的“双联动”,以劳育“新”、以劳融“创”、以劳启“智”,关注学科融合与空间延展,继续推进劳动与科创深度融合,开创“劳动促成长,科创向未来”的良好局面。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