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最初单一的作业辅导到以作业辅导为主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形成了“1+X”课后服务运行模式。“在充分发挥老师们‘全员导师’作用的同时,加入拓展课程,从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出发实行走班制,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双减’政策,提升教育品质。”日前,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南校区执行校长赵晨光说。
2021年全市教育系统聚焦群众所愿所盼,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教育惠民实事,推动各项民生实事走深走实,取得明显成效。
党建引领构筑思政育人新高地
菏泽市教育局将“红心向党”作为推动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一校一品”党建工作品牌创建,7所学校被认定为省级“一校一品”示范校,38所学校被认定为市级“一校一品”示范校。深入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评选出全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15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0名、先进基层党组织20个。落实《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召开了全市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实现党的领导对民办学校全覆盖,补齐民办学校党建短板。抓好思政课建设,开展了思政课“同城大课堂”活动,打造了100节思政金课,惠及全市大中小学一百余万名师生。
加大投入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平台监控与现场督查相结合,以学校建设为重要抓手,不断巩固大班额化解成果,目前大班额已经基本实现动态清零。2021年,全市共规划新建、改扩建学校40处,占规划的100%,校舍开工面积63.43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其中交付使用29处,完成投资18.29亿元。全市共规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5所,已开工学校35处,幼儿园开工面积10.16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其中交付使用9处,完成投资2亿元。
实施“强镇筑基”行动,推进7个省级试点镇创建工作。市教育局成立了“强镇筑基”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工作方案,确定了定陶区冉堌镇、曹县古营集镇、单县郭村镇、成武县张楼镇(第一批),单县黄岗镇、定陶区马集镇、鄄城县红船镇(第二批)7个省级试点镇,牡丹区沙土镇等19个市级试点镇。其中每个省级试点镇申请省级补贴资金150万元,第一批试点镇资金已拨付到位。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量身定做提升试点镇教育质量工作方案,在学区制管理、合作教研、幼儿园镇村一体化管理、校长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强指导和支持,积极探索城区优质学校+农村薄弱学校发展共同体,做优做强乡镇驻地学校。
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强幼儿园分类管理,开展幼儿园办园水平认定,新申报省级一类幼儿园46所,39所通过评估验收。深入开展无证幼儿园摸底排查和违规使用幼儿教材教辅、违规开展保教活动排查,对全市3000余所各级各类幼儿园从办园资质、教师资质、教育行为、课程内容、教材使用等方面进行重点排查,并针对排查问题逐一整改。开展“小学化”倾向治理,坚持小学零起点教学。启动我市幼小衔接实验工作,制定实施《菏泽市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确立市级幼小衔接实验区、试点园(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1个,市级实验区2个,省、市级示范园(校)38所。
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出台《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 小学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文件,规范办学行为,持续巩固“大班额”化解成果。聚焦城乡、校际教育差距,积极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统筹学校间干部配备,推动优秀教师交流,完善联合教研制度,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强化优质学校的带动作用。实施“强镇筑基”行动和“强校扩优”计划,用好集团、托管、联盟等办学模式,逐步缩小城乡与校际差距,已成立教育集团14个,教育联盟34个,教学共同体(含幼儿园)333个,确定了“强镇筑基”行动7个省级试点镇(两批)、19个市级试点镇。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成立了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健全了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8个县区已先后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家校共育体系不断完善。
加快推进普通 特色发展。印发了《2021-2022学年普通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普通 教育监测与质量评价实施方案》等提升 教学质量的相关文件。对全市23所公办 学校开展视导工作,分别从教学教研制度建设与执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研、监测、评价。
围绕打造创新发展高地任务目标,依托菏泽职业学院和菏泽城建集团绿建科创园,建设菏泽市共享性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量现已完成80%。全市共有11个学校申报了政府专项债券,建设公共实习实训基地,申请资金33亿元,到位14亿余元。推进东明县等4个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立项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已经完成市级评估。我市有2所学校入选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6个专业入选山东省特色化专业建设项目。围绕全市“231”产业体系,优化专业设置,成立了菏泽市产教融合联盟,设立了11个市级专业合作职教集团。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