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海350名优秀高一学生走进上海交通大学,成为“学森挑战班”的一员,开展为期一年的“大学学习”,而就在2月26日,复旦大学针对高一学生推行的先修计划“周末课堂”正式开课,吸引了来自上海105所 的887名高一学生走进复旦校园,这被认为两大名校争夺生源的“升级”。
虽然复旦大学多次澄清,“周末课堂”与高考无关,上海交通大学也淡化“学森挑战计划”与高考挂钩,但不可否认的是,两校都提出了推行这项活动的目标,如复旦提到“进一步强化 学子与大学的紧密互动,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创新探索大中学衔接培养新模式”,上海交大则是“打造最适合 生的大中学创新培养新模式,助力基础教育与的衔接。”
其实,作为顶尖名校,对高考生源的高度重视,是最正常不过了。就如清华、北大,在第二轮双一流评审中,成为独设一档的“超一流大学”,但招生工作从来都被视为重中之重。如2021年1月起清华大学推出丘成桐数学领军人才计划,突破中考、高考的限制,实行“3+2+3”本硕博贯通培养。北京大学?前不久则公布了“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考生同样无需参加高考,初三至高三有突出物理潜质的考生均可报考。
但在目前高考政策下,能享受特殊招生政策的只有清华和北大了,即使是实施多年的中科大少年班,同样需要参加高考,由此,要吸引优质的生源,需要从高一阶段开始准备。此前,高校的做法大多是知名教授走进中学校园,如今则是普遍采取“请进来”的方式。
2021年2月17日,复旦大学正式发布消息,开展面向上海市所有高一年级在读学生的“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 先修计划”,给予每一位学有余力的优秀 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创新教育的机会,共开设10门课程,来自144所 的数百名高一生走进复旦课堂。
根据报道,复旦首批“周末课堂”吸引5000人秒杀880个名额,但最终的结业率却不足三分之二。为此,复旦对“周末课堂”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到了2022年1月,对课程和导师双“扩容”,学科增加到15门,但入选的 学校从原来的144所下降到105所,这说明生源更加集中。
从复旦在上海录取的生源构成来看,2020年共录取760余人,来自上海76所 ,其中录取人数超过3人的为66所;2021年复旦在上海招收720余人,占比约18%,其中排前三位的复旦附中(93人)、七宝中学(76人)、上海中学(76人)。
2021年参加周末先修课堂的高一学生将在2024年迎来高考,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能考进复旦,是否比其他未参加先修课堂的同学机会更大?目前尚不知晓。但复旦提出,“在周末学堂通过考核获得的学分,如果未来进入复旦大学学习,可置换相应通识课程学分”,对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
同样,上海交通大学面向上海市高一学生量身定制的大中学创新衔接培养新项目——“学森挑战计划”,启动时间是2021年2月,不过当时的范围比较少,在上海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南洋模范中学、上海交大附中等六所中学试点,首批招收约250人。
到了2022年,上海交大的“学森挑战班”也大扩容,参加的高一学生人数增加到了350人,计划学习周期为一年,涵盖电、机、船、材、经、法、医等学科板块的七大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包含学术导论课、学术沙龙、创新挑战营以及创新挑战大赛等模式,其内容丰富程度甚至超越了目前的“英才计划”。
复旦、上海交大瞄准高一优秀学生,也给同处上海的985高校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带来压力,同济大学已“升级”实施多年的“苗圃计划”,华东师范启动与部分知名 签约共建“数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一体化项目”。
复交此举也引起了全国中学生和其他高校的关注。一方面是复旦和上海交大的“先修课堂”和“学森挑战班”是否会向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拓展,因为,在“双减”背景下,背景等地已叫停高一的学科类培训;另一方面,其他“双一流高校”是否会参照,在所在城市(省份)进行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