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上海>

打好“大学牌”,他们在宝山实践锻炼这样干

2022年,一批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的高校干部人才来到宝山,开启实践锻炼之旅。9个月的时间,高校干部转变角色,把宝山作为干事创业的“主战场”,努力发挥自身专业背景和资源优势,积极为宝山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走出“象牙塔”,近距离感受

宝山转型发展魅力

来到宝山后,高校干部通过区情调研、联组学习、经验分享、主题论坛等形式,加强对区情区貌的学习了解,加深与地区干部的互动交流,真听、真看、真感受,为尽快融入宝山奠定了基础。

实地看,加快熟悉区情。从标志区域焕新的吴淞创新城、南大智慧城,到落地宝山的上海首个区级社区治理学院,从罗店镇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先进实验室,到月浦镇“三村联动”的美丽花海,从顾村镇上海机器人产业园繁忙的生产线,到庙行镇“一号湾”宜人的滨江风貌,高校干部深入宝山发展的前沿阵地和代表性领域开展实地调研,增进对宝山转型发展的直观了解。

课堂听,加深工作理解。高校干部把参加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全面深入了解区域重点工作、重大工程的有力抓手,实践锻炼启动以来,先后参加区“招商引资能力提升”“人才引领发展”“法治政府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过程人民民主”5个专题班学习,培训内容从大局大势、到方向方针、再到方式方法,为高校干部全面知晓经济、城建、社会治理、人才等各领域工作创造了条件。

共同议,互相启迪思路。高校干部根据区情调研和专题学习成果,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邀请区相关部门、高校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分专题开展联组学习、主题论坛等活动,在思维碰撞、互学互鉴中探讨破解难题的办法,为宝山“北转型”建设出谋划策。

“解锁”新角色,展现新作为

高校干部走出校门,来到机关,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工作分工,都有独立分管的一块工作。从“旁观者”到“主人翁”的角色转换,既是责任和考验,也是施展才华、增长本领的机会。

立足岗位,躬身力行。在区科委实践锻炼的高校干部,是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比较熟悉。到区科委锻炼伊始就领到了对接服务重点研究机构的任务,过程中,通过了解到赵东元院士领衔组建的上海吴淞材料实验室在办公场所用地、研究成果与市场对接等方面的需求后,积极联系宝武集团下属相关子公司,牵线搭桥,帮助双方达成联合成立研究院的合作意向并持续推进落地,努力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筹办“全球学生好问题大赛”是区教育局交给实践锻炼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干部精细组织推动好问题大赛面向国际征集、组织、推广,从方案策划、到平台建设、到推广宣传、再到赛程安排,加强与市教委、企业、社会组织等对接,争取资源支持,力求把赛事举办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孵化站,进一步扩大宝山教育的影响力。

搭建平台,引进资源。在大场镇实践锻炼的高校干部,了解到镇域内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意愿比较强,就主动问需,联系上海大学通信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机自学院等院系的科研人员,与企业开展面对面交流,积极推进上海升广科技有限公司与无人艇研究院科研团队合作项目等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科技成果在“家门口”实现转化。在月浦镇实践锻炼的高校干部,围绕“三村联动”建设工作,主动协调联络上海大学专家资源,积极搭建“智囊团”,组织社会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与化工学院等院系专家教授,对乡村文化建设、乡村社会治理、环境治理等方面开展指导,深入参与沪北非学科类研学实践基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网格建设发展。

校地合作,助力升级。近年来,宝山各街镇与高校二级学院也开展了合作,高校干部到各镇以后,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推院地双方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合作。在罗店镇实践锻炼的高校干部,为促进上大医学院与罗店镇的进一步合作,深入开展调研,与镇各条线、学院相关部门密切联络沟通,整理分析双方诉求,协调组织开展座谈、参观等交流活动,策划筹办“企业家进校园”“大学生走进企业”等系列活动,推动院地合作“人才、干部、科技、成果转化”四个平台建设。在淞南镇实践锻炼的高校干部,是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围绕宝山复旦科创中心建设,主动跟进服务落地项目,加强调研走访,帮助企业协调融资、人才服务等工作,并积极推进复旦大学优质科研项目与淞南镇对接,协助引进上海复创芯微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等科创企业,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对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高境镇、庙行镇、顾村镇锻炼的高校干部们,分别结合工作实际,通过组织开展联组学习、搭建交流平台、组织联合调研等方式,促进校地双方在党建共建、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加强合作,更好实现合作共赢。

贴近最基层,是“身入”更是“心入”

高校干部来到宝山,既要参与大的规划、大的产业项目,也要到社区一线去,接触普通的老百姓,感受这个城市最深层的肌理,学习站在群众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和底气。

问居民所需,解居民所忧。每位高校干部与基层居民区都一一结对,他们定期开展实地走访,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想方设法为民解忧。如在区水务局实践锻炼的高校干部结对月浦镇庆安第四社区,在走访中了解到小区水域爆发蓝藻的问题,依托局相关职能科室力量,联合上海海洋大学专家,研究制定项目治理方案,综合运用技术、工程等手段,努力帮助居民区解决小区内水体水质问题,获得居民好评。在区建设管理委实践锻炼的高校干部与顾村镇文宝苑小区结对,了解到小区停车位紧张问题比较突出,组织力量开展现场调研,提出初步方案,协调区交通委、区交警支队等相关单位反复研究论证,计划增加一批道路停车位,同时,积极开展垂直盾构停车场项目可行性研究,争取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换一个讲台,添一份动力。高校实践锻炼干部在联系结对居民区的过程中,主动把讲台搬进小区,把专业知识传播到基层,在惠及居民的同时,提升自身融入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在区生态环境局、区体育局锻炼的高校干部们,结合专业背景和所在锻炼单位的资源,针对调研走访中了解到的群众关心热点问题,分别组织策划了“谈辐不色变,走进辐射生活”主题环境科普宣传活动、“党建引领齐聚力,快乐运动促健康”主题趣味运动会。通过一系列活动,高校干部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到居民区,帮助广大居民开阔眼界,为大家答疑解惑,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他们也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基层是一个大讲堂,争取让更多好课程面向大众、惠及百姓。

联学促提升,联建共发展。在区人社局实践锻炼的高校干部与大场镇乾溪第六居民区结对,为拓展居民区党员学习渠道,组织居民区党总支与复旦大学总务处后勤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活动,邀请居民区党员到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开展参观学习,让基层党员明白了为什么“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帮助大家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信仰之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