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川> 院校

祝晓华: 留学美国嫁给外籍教师后回国, 每年去农村无偿工作40天

出国留学,是为了更好的将来。祝晓华也不例外。

1983年,祝晓华出生在成都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是国企职工,妈妈是小学数学老师,从小聪明过人的祝晓华,就表现出比同龄人更好的天赋,爸妈当然会非常用心的培养自己的女儿。

10岁小学毕业,在邻居眼中,祝晓华将来一定可以考上清华北大其中一所大学,但到了初中开始,祝晓华因为早恋,成绩下滑有些严重,父母意识到女儿的问题,便开始转学,但祝晓华到了叛逆期,并不好改正自己的问题。

时期,母亲辞掉工作,照顾祝晓华的衣食住行,在这种严加看管的条件下,祝晓华确实变化很大,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也没有以前那么叛逆,似乎还懂事了许多,平时也会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可能是祝晓华真的懂事了,从高二开始,成绩非常突出,祝晓华也明确告诉母亲:“我不想在国内上大学,我想去留学。”

但那个时候,父母并没有想过让女儿留学的问题,但为了安抚女儿,爽快答应。

祝晓华听到母亲答应,学习更努力,尤其是英语,几乎每次都是满分,但数理化成绩多少有些不尽人意,相比起同班同学,差了不少。

很快高考来临,祝晓华的母亲比她还紧张,可女儿最终成绩出来后,让父母轻松了不少,630分的高分,随随便便就能上一所不错的一本院校,但女儿还记得母亲答应自己出国留学的事情,这个时候再次提出,让母亲很是为难。

和丈夫商量一番后,最终答应了女儿的请求。

祝晓华比父母积极多了,她早就确定了目标,要去美国读书。

经过层层面试,祝晓华顺利来到美国读书,但在美国留学,花销不是一般的大,父亲虽然是在国企是个高管,可还是支撑不住祝晓华的学费,无奈之下,只好卖房。

从此,远在美国读书的祝晓华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留在成都老家的父母,却租住在一间4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祝晓华到了美国,学习成了她最主要的目标,虽然平时大大咧咧,对父母看似不关心,但她知道,父母为了自己,把“家”都舍出去了,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四年时间过得很快,但祝晓华并不想就此结束,最后又读了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她爱上了自己的导师彼得·爱德华。两人年纪相差并不大,只有七岁,爱德华对这个中国女孩也是非常喜欢,只是作为师生关系,并不好开口。

最后,还是祝晓华打破了这层沉默,主动追求爱德华,两人也就这样在一起了。

两年研究生生涯很快结束,也顺利的和爱德华领证结婚,在美国生活不容易,夫妻俩都在努力的工作。

在祝晓华心里,一定要努力给父母买一套房子,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丈夫答应一同努力,给岳父母买房。

在祝晓华31岁这年,夫妻二人回来给父亲庆生,而作为礼物,就是给父母在成都买一套房子。

父母非常开心,祝晓华觉得自己长大了,而父母却老了,此时她应该回来照顾父母,但她不敢把这个想法告诉爱德华。

爱德华是一个心思细腻的男人,他发现了妻子的小秘密,主动提出来到中国生活,让祝晓华非常感动,可是回到国内吃什么喝什么?爱德华说,我们可以教英语啊,这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英语。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不菲的收入。

两人回到美国,短暂停留半年后,回到中国。

经过一番面试,夫妻俩同时进入成都一家学校教英语,每年不仅有寒暑假,还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爱德华是一个非常善良的男人,他同情所有弱者,有一次,夫妻俩开车到凉山去游玩,看到很多家庭非常困难,祝晓华提议,每年在乡下做义务劳工,不仅可以体验生活,也可以帮助老百姓。

爱德华欣然接受这个建议。

从2016年开始至今,每年祝晓华夫妇都会到农村做40天的无偿工作,他们觉得这样是非常有意义的,甚至提议更多人把自己的假期缩短,去做一些帮助老百姓的事情。

如今,夫妻俩依旧没有孩子,祝晓华不想要孩子,爱德华尊重妻子的建议,他们声称:愿意用一生服务更多人。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