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川> 高考

2009年, 四川男孩用甲骨文答题, 得6分被985大学录取, 后来怎样了

2009年,四川男孩黄蛉在高考中用甲骨文写语文的作文,最终,他的作文成绩为6分,高考总成绩也只有428分。

但后来,他却被985大学破格录取,网友们纷纷议论黄蛉是个研究古文字不可多得的人才时,他的授课教授却主动请辞,直言“有他没我”,这究竟是为何?

黄蛉

两次高考,剑走偏锋

1989年,黄蛉出生于四川绵阳。在他还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迫于生计前往大城市打工,黄蛉也成了留守儿童。

正因如此,黄蛉养成了独立自强的性格。上学后的黄蛉更是表现出特立独行的个性。

根据黄蛉小学同学的描述,黄蛉有时候会在教室里打禅,这种行为在本应上课的教室中显得十分怪异。

而生在普通家庭的黄蛉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可以说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常人。

2008年,黄蛉踏进了高考的考场,这一次的高考成绩并没有达到黄蛉对于自己的预期,他原本立志是要考上一本学校的。

于是,黄蛉决定回学校复读一年,再战高考。正是在复读的时期,黄蛉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人。

那便是他的语文老师蒲老师。在成为蒲老师学生之前,黄蛉就对甲骨文有了一定的兴趣。

而当蒲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甲骨文演变的由来时,生动的描述与对画面的刻画让黄蛉一下子对甲骨文更加痴迷。

此后,在课余时间里,黄蛉经常会去找蒲老师讨论甲骨文。两人就这样因甲骨文结成了知己好友。

在经过一年的紧张复习后,黄蛉满怀信心的再次踏进高考的考场。在高考中,黄蛉发现语文科目的作文没写字体要求。

黄蛉感觉自己抓到了高考的漏洞,随即他灵光一现,决定用甲骨文写作文。

高考结束后的黄蛉自信满满,不过心里也有些许不安。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剑走偏锋到底可不可以成功崭露头角。

怀着兴奋而又不安的心情,黄蛉一直期待着自己的高考成绩。他不知道的是,他的那篇甲骨文作文让一众批卷老师伤透脑筋。

这群阅卷老师可谓是见多识广,他们见过交白卷的、见过在语文作文中批判教育制度的,唯独没见过用甲骨文写作文的。

刚开始,一位阅卷老师最先发现了这样的一份“奇特”的高考作文,刚开始,他以为这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答卷,而后经过确认,他们知道这并非少数民族文字而是甲骨文。

这份答卷经过几个阅卷老师的手,他们都不好轻易给这试卷打分,于是他们将这篇作文以特殊情况上报给领导。

随后,阅卷组领导请来了研究甲骨文的专家进行翻译。翻译后老师们发现,黄蛉的这篇作文内容和主题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于是他们给这篇作文判了6分。

试卷曝光,争议不断

高考成绩出来后,黄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作为秘密武器的作文成绩竟然这么低。

不过黄蛉的这篇“甲骨文作文”被传到网上后,也是引起一众网友的讨论,有的人称赞黄蛉是“怪才”,也有的人表示他破坏了考试规则。

不管当时人们的争议有多激烈,面对6分的作文成绩和428分的高考总成绩,黄蛉知道,自己这一次大概又失败了。

但是,他并不甘心自己好不容易造的势,就这样过去,他又开始想一些“歪招”。

当时,黄蛉十分倾心于上海的复旦大学。在他的了解中,复旦大学古文研究中心的刘钊教授曾经破格录取了一位在三轮车上研究古文的学生。

黄蛉觉得别人既然可以,自己也能行。于是他怀揣着希望,前往上海拜访刘钊教授。

刘钊教授讲座

那个时期,被专家破解出来的甲骨文只有一千多个,而黄蛉的那篇高考作文中就用了八百多个。

尽管他在使用部分甲骨文时出现了用法的错误,但这也足以可见黄蛉对于甲骨文是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的。

刘钊教授见过黄蛉后,表示很欣赏他学习甲骨文的态度,但是黄蛉对于甲骨文的研究还是太过于浅薄,而他喜欢哗众取宠的性格也不是很适合做甲骨文研究。

所以刘钊教授并没有给出破格录取黄蛉的答复,只是表示如果有学校能够特招黄蛉,那么如果以后他依旧对甲骨文有兴趣并且想考研究生的话,复旦大学可以给他一个机会。

当时黄蛉的高考总成绩只有428分,别说一本大学了,就连普通的三本都考不上。眼看黄蛉只能上个普通的专科学校。就在这时,事情有了转机。

圆梦大学,剧情反转

原来,黄蛉的“甲骨文作文”在网上引起热议之后,很多大学也看到了黄蛉的才华和他自带的流量,表示可以破格录取黄蛉。

这些大学就包括湖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等。

不过,西南财经大学准备录取黄蛉进入财经管理专业,这并不符合黄蛉研究古文字的需要。

于是,他最终选择了四川大学的锦城学院。虽然是四川大学是个985学校,但是锦城学院却是个三本校区。

而这一切是黄蛉进入校园之后才知道的,不过他已经做了选择,既来之则安之。

经过他两年的刻苦学习后,他成功转入了四川大学本部学习。由于黄蛉是特招生,学校不想埋没黄蛉的才能,于是他们特地返聘了退休的何崝教授,一对一对黄蛉进行指导。

黄蛉与何崝教授

然而就在一年后,何崝教授便主动请辞了,他表示自己宁愿辞职,也不会再教黄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何崝教授本来对黄蛉寄予很大期望, 但是黄蛉却在学习中不尽人意。

他不仅没有认真对待,还在学习过程中夸夸其谈,卖弄自己的学识,这让何崝教授觉得黄蛉太过浮夸,不够踏实稳重。

不过,尽管如此,何崝教授还是尽职尽责的教导黄蛉知识。平日里何崝教授会为黄蛉布置一些相关的学习作业。但是无论作业难易,黄蛉很少按时完成,就算是完成了,作业的内容也十分敷衍。

何崝教授多次找他谈话,也给过他不少机会,但是这对黄蛉并没有什么用,他依旧自恃清高。

就这样,何崝教授在教导黄蛉一年左右的时间后主动的向学校请求辞职。

何崝教授表示,黄蛉经常在媒体面前吹嘘自己,夸大自己的学识和才能。然而事实上,黄蛉在古文研究方面并没有什么成就。

这让何崝教授实在看不下去黄蛉的所作所为,再加上他对研究的不在意态度,更是惹恼了何崝教授,于是他请求辞职。

何崝教授离开后,黄蛉才发觉了自身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为时已晚,他错过了一次学习蜕变的机会。

当别人问到,他将来有什么打算时,黄蛉坦言可能会继续研究下去,考取研究生。

而何崝教授辞职后,黄蛉的事迹又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次网友们将目光放到了大学招生上。

有人表示,如今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杰出人才,所以对于学校的特招,这无疑是为这些与众不同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然而还有些人表示,特招黄蛉这样的学生,这对普通考生十分不公平。若是用甲骨文写作文就能上985,那用方言、外语写作的话是不是也能行。

的确是,中学生的整体思维逻辑能力还未发育完善,他们更多的是模仿。以前就曾有过,高考生受所谓的“白卷考生”的影响,试图通过交白卷改变他眼中满是缺点的教育制度。

其实,等他们真正成熟后就会知道,这样的行为只会伤到他们自己。

高考本就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存在,对于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各大学校也会在高考前进行特招考试。我们国家很渴望能吸收有真才实学之人,不是靠一些“夺人眼球”的小把戏,而是凭实力。

再者,四川大学为了进一步培养黄蛉,专为他返聘何教授前来。但他却不懂得珍惜和感恩,浪费教育资源。

如果有学生也学黄蛉一样,有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却不知道珍惜,那学校与老师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

做人应该脚踏实地,而不是有了一定的才识就在别人面前卖弄吹嘘。如今的黄蛉已经泯与众人,没有消息,不知如今的他是否后悔当初在高考考场上的那个决定。

你认为,大学应不应当拒绝类似的“特殊人才”呢?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