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川>

加强影视评论人才培养, 助力影视评论生态建设

文艺评论古来就有,文艺评论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评论来源于人民,也为了人民,更是属于人民。2021年8月,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对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提出了总体要求,提出了“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要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要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要强化组织保障工作”等等,代表着文艺评论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影视评论作为文艺评论的重要部分,在新时代,伴随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更需要健康生态的影视评论,二者之间互相依存并唇齿相依,只有在积极、健康、热情的影视评论氛围中,影视产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加强影视评论生态建设,为影视业良性运行提供有利环境。

一、新时代影视评论拉开了新的序幕

新时代,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遇的大变局、大改革的时代,面临着许多复杂的形势和环境,影视评论与社会发展、时代精神、政治、经济、科技等方方面都密切相关,新时代的影视评论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时代的潮流。新时代影视评论关系的处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评论与创作、受众之间的关系了,影视评论置身于创作、生产、消费、作品、受众、传播等整体、复杂、系统的工程中,更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

1、影视评论的表现形式以多元化、丰富化吹响了集结号

新时代,影视评论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许多传统影视评论以外的声音也充斥到了影视评论的阵营,并参与其中。客观地说,这些特殊形式的表现和声音,比如短视频的表现;豆瓣评论、知乎评论、弹幕评论的发展;读书会,比如微信、微博,比如跟帖、留言等等,尤其是在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这些影视微评、短评、快评和全媒体评论产品,进一步推动了专业评论和大众评论有效互动,也进一步丰富了影视评论的表现形式。

2、影视评论的传播渠道以跨时空、多屏幕拓展了新场域

技术的发展,革新了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在社交多元化发展、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相争、相加走向相融,极大地拓宽了新时代影视评论的发声渠道,让影视评论的发声变得活跃起来。其一,影视评论本就是一种传播媒介,是评论者与创作者、广大读者与社会沟通、交流、互动的媒介,虽然这个媒介会根据不同评论主体的个人行文风格、艺术理解进行个性表达,但是影视评论的媒介属性没有变,并且变得丰富,拓展了传播的场域;其二,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影视评论从专业赛道逐步走向大众赛道,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互动传播的网络促使了影视评论不再是少数评论家的专利,每个读者都享有评论的权利,并且也有发表的渠道;其三,民间文艺评论变得十分活跃,传播渠道也是十分多元,大屏、小屏、横屏、竖屏,媒体传播矩阵的构建,评论声音随处可见,一些自发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感和看法,没有顾虑,没有修辞装饰,接地气、新鲜活泼,成为了影视评论新的力量,并促进传播渠道的拓展;其四,新媒体的优势大大体现,碎片化、便捷、快速等特点都提升了影视评论的社会效力,渠道的多元化,增强了影视评论发声的力度,也体现了影视评论的见识、思想与力量,跨时空,多屏幕的传播渠道也拓展了影视评论的影响力,影视评论更加焕发出新的活力。

3、影视评论的价值内涵“时代性”“人民性”承载了新使命

新时代影视评论更应该为人民服务,为文艺创作而负责,优秀的影视评论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要立足于人民大众美好文化生活需求,与时代共振,为人民而呼,切实做到培育、提升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并引领、带动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担当。一方面,新时代影视评论应具有“时代性”特征,影视评论质量的高低关系着推动创作与评论的有效互动,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影响力的提高都应该站在时代需求的基础上,从评论的功能、价值和职责中,促进提高影视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另一方面,新时代影视评论应具有“人民性”特征,“人民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人民的立场更是“人民性”的基本体现,也是影视评论标准的基本尺度。在任何时候,文在评论的时候,都要坚持评论的“人民性”,也就是要站在人民的角度来分析、鉴赏、评价影视作品,影视作品的思想层次、艺术水准、受欢迎的程度、影响的力度等等评判权都要站在人民的立场,并把主动权交给人民,由人民来评判。

影视评论人是影视评论的直接创造者,影视评论的形式、平台无论如何变化,影视评论的主体才是影响影评发展的关键。新时代影评最主要的就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主体的综合素养,无论传统媒体还是网络环境,能够担负社会责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一定的专业素养,才能促进影视评论的健康发展。

1、正视影视评论的职责和任务

影视评论从不是个人的发泄或资本的推手,梳理影视评论的社会功能及学术功能,从而明确作为影视评论者所具备的职责和任务。对于影视作品,需要影评人研究、概括、提升,探索专业及美学价值,提出专业建议,作用于影视创作团队,促进影视产业发展;对于观众,需要解读,引领鉴赏方向,普及专业知识,引导多元影视评论创作;对于学术,需要影评人从艺术学、美学、哲学等学科探索内涵,借助社会大众各类专业知识更加客观地进行研究,促进学术发展;对于社会,需要影评人区分商业与艺术,借助影视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启发,引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只有提升影评人的专业素质,用于承担社会职责和任务,才能为网络创造出健康的评论生态。

2、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

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也要树立两种意识:一是独立意识,拒绝资本绑架,坚守专业精神、坚守客观立场;不被情绪影响,对影视和作品作出公正、正确的判断,树立独立品格及独立意识。站位要高,对影视产业发展提出思考。二是导向意识。影视评论是服务社会、服务创作、服务大众的,需要培育和建设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和有锐度的影视评论,了解观众需求,使影评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提升公信力,才能真正做到对大众的引导作用。

3、加强新时代影评的专业培养

第一,鼓励高校在影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加强对影视评论人才的培养,虽然影视评论目前没有专门专业,但是每一个影视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担任影评工作,所以,可以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电影评论》《影视赏析》《视听语言》《导演基础》《影视评论写作》等方面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提升影视评论的观点及撰写手法,对类型电影分析打下基础。

第二,在影视评论的方法中,更要比任何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按照美学的、历史的观点评判影视作品。尤其在当前融媒体环境下,作为专业的影视评论工作者,应当勇于承担起影视评论“领航人”的角色。影视评论要从影像形态的完美性、艺术形象的鲜明独特性、内蕴表现的丰厚深刻性等方面,把思想深度、历史内容要和情节丰富性、美学艺术观点结合起来,来评判影视作品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这些都是影视评论工作者在融媒体时代应有的专业气质和专业精神。

第三,加强专业理论学习,研究电影本体,拓宽评论角度,站在全社会甚至全球化的视野,掌握互联网思维,运用电影语言、艺术理论进行影视分析,理论联系实践,多元化分析。所以在学习影视专业的同时,还需要增强艺术理论、美学理论、社会经济等方面知识的涉猎,全方面开展影视评论。站在时代的角度,学会利用新媒介、面对新影视的新表达方法。

三、加强影视评论阵地建设,培养影视产业的内生动力

新时代影视评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影视评论阵地的建设,阵地建设是培育影视评论发展的基地,是在物质或精神方面,建立或充实工作、学习、生活及斗争等的场所的活动。加强影视评论工作,阵地建设是最好的组织保障,加强影视评论阵地建设工作,也是培养影视产业的内生动力。

1、培养专业、职业的影视批评队伍

加强影视评论阵地建设工作,要聚焦在“做人的工作”上,要培养专业、职业的影视批评队伍。一方面,要从顶层设计上激励影视评论队伍建设,通过系列政策和顶层设计,让影视评论队伍加强自身的素质,提升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通过积极开展理论评论和调查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和骨干培训,增进与影视创作及传播媒体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从个人层面,影视评论工作者也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影视评论工作者增强自身的评论的水平,提高评论的能力。

2、多层次的壮大影视评论队伍

加强影视评论阵地建设,要充分发挥文联组织在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要多层次的壮大评论队伍,加强中华美育教育和文艺评论人才梯队建设,始终坚持加强文艺界人民团体建设。要强化基层基础,变思维、换思路,调机构、转职能,有序推进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不断增强组织活力、向心力、吸引力和行业影响力,多层次壮大影视评论队伍,彰显影视评论的生机和活力。

3、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发挥阵地的重要作用

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全面建设“权威公信、广泛联动”的线上线下影视评论阵地,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联动,充分发挥阵地的重要作用。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运用新媒体建立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发展,充分支持专门的文艺评论理论网站建设,支持综合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文艺文化的频道和栏目建设,为文艺评论开辟了新的阵地,并通过这些全新的新媒体阵地,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本文是四川传媒学院2021年度创作类重大培育项目《大众化影视评论青年人才培养》研究成果(川媒院2021【122号】)

特邀作者:王雪梅,四川传媒学院研究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带头人,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