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 > 小学

关于2024年升学的重要风向, 小初高家长必看

选小学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更推荐你多考察九年一贯制学校?

选初中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建议你重点考虑指标到校情况?

选 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建议你多考察一下这所 是否具备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能力?

升学趋势怎么看,别用陈旧的老经验去判断当下,至于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更是不可信。怎么判断最准确,家长应该学会看官方政策。而且,应该是从国家政策到省市政策串联起来看。

今天,我们就来跟着政策看2024年的升学趋势。

首先,我们先看一份最新的2024《政府工作报告》,并把其中的涉及教育的部分做了提炼如下:

▸ 强化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做好“双减”工作,国家助学贷款提标降息惠及1100多万学生。

▸ 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 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双减”,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县域普通 建设。

▸ 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提高 质量。

▸ 实施 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

▸ 大力发展数字教育。

▸ 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基本上可以这样说,就这么几百字,从小学到初 再到大学的教育发展大方向,基本就明晰了。如果你读到这里,依然觉得不太理解也没关系,后面我们会详细展开说。

为了方便不同学段家长,我们接下来分小初高三个阶段进行解读。

在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一事上,教育部每年都在强调,要因地制宜、因校施策,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此次两会也再次提及“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至于怎么因地制宜、均衡发展,教育部在2022年的招生工作中明确表示,“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要求”“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鼓励逐步实行单校划片”“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积极稳妥推进多校划片,并将热点学校分散划入相应片区”。

所谓“多校划片”,指的是一个区域或是范围内的房子对应多所学校,至于能够读哪一所,答案不是唯一也不是固定的;而“单校划片”,指一个区域或是范围内的房子对应某一所学校,这也是目前成都家长们在幼升小阶段最常见的一种入学方式。

3月11日,成都市教育局最新发布了义务教育段入学政策,其中就提及,继续坚持划片招生,科学划分服务范围,确保各片区之间教育资源大致均衡。

虽然2024年具体的划片范围还没公布,但从2023年情况看,在幼升小阶段,成都的锦江区攀成钢片区、高新区中和片区、青羊区金沙片区、青羊新城部分片区及天府新区都已经实行多校划片。在小升初阶段,5+2区域内的所有区域,都有片区施行多校划片。(详情戳《2023成都小升初划片范围公布!最全解读》)

整体来看,成都义务教育阶段近两年的入学政策,变化幅度并不大,比如,大的方向依旧是公办、民办学校实行同步招生,公办实行按户籍划片入学,民办学校实行100%摇号,自愿选择一所参与报名摇号。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多校划片一定是个大趋势、大方向。

在对初中的考察上,我们一再强调家长要重视初中的指标到校情况。

家长如果不知道“指标到校”是什么,我们先解释下,指标到校就是省级示范性普高(我们常说的省一、省二)的部分统招生计划,提前分配到区域内的初中学校,成都的比例是50%,在部分地区“指标到校生”也被称为“分配生”,比例甚至高达70%。

2023年,成都四七九拿出了931个市级统分指标名额给到“5+2”区域。以2022年为例,获得指标的学生中考成绩达到554分即可被四七九录取。要知道,“四七九”三校七区的总招生计划不足2000人,当年统招收分最低都要631分。

除了市指标,区域指标同样值得关注。一般来说,区域指标的数量往往与所在区的省级示范性 数量是成正比,所在区的省级示范性 数量越多,那么给到区内的区域指标也就更多。

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理解为什么有的区(市)县学生读 更有优势了。

但要走指标到校,家长一定要提前谋划,必须要符合政策要求:

第一,户籍要在本招生区域;

第二,是实际就读学校3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转学的,须在学籍转入学校实际就读满2年);

第三,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也就是说,初中不能择校;

第四,学生应当按要求完成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结合北京、浙江等地的新风向——指标到校生的比例大概率还将持续提高,浙江省计划2025年起,指标到校生招生比例达到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70%。

我们单独聊聊初升高的跨区域招生,所谓的跨区域,往小了说,跨区域就是成都市内跨招生区域,往大了说,就是跨市州招生。

先说在成都市内跨区域读 。目前,成都全市设了17个招生区域。其中,四川天府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范围)、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共同组成一个招生区域,也就是俗称的“5+2”区域;其余的16个区(市)县各作为一个招生区域。

按招生区域,一般把学生分为了统招生和调剂生两类。其中,户籍和学籍在同一招生区域之内,或者单独户籍在某一招生区域之内,选择在这一招生区域升学的学生就是统招生;而户籍和学籍不在同一招生区域,选择学籍所在区域升学的学生就是调剂生,这些同学就属于跨招生区域了。

要注意,这里的跨区域招生并不违规,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都市的 是可以按计划跨区域招生的。此外,由自主招生转型而来的项目班招生计划,适合有跨区升学意向的考生,这些项目班不少都面向全市招生且各具特色。

总体而言,5+2城区的公办 ,绝大多数的统招生招生数量还是远多于调剂生的招生数量的。但是,民办 没有统招分数线或调剂分数线的区别,二者都是一条分数线,因此在招生数量上也没有统招生和调剂生的区别。

再说在成都市外跨区域招生,比如成都娃娃想去绵阳上 ,从教育部到地方,都已经明确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了。

用四川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发文的说法,就是要从源头上严禁跨市(州)“掐尖”招生、提前招生、超计划招生、争抢生源,在2023年年初,绵阳就曾因此被主管部门约谈。

禁令背后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不少地方的县中普遍存在生源和教师流失、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等突出问题。你看,看到这里,再回头去看《政府工作报告》“加强县域普通 建设”这句话,是不是就联系上了?

其实关于县中的打造和保护,早在2021年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就专门发布《“十四五”县域普通 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杜绝对学生跨区“掐尖”、严禁恶意挖优秀老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又重申,要加强县域普通 建设。

因此,对家长来说,以前娃娃没考上普高就换个外地的学校读书,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凡违规招生的均不予办理学籍注册或转接”。

高升大这一块儿,直接保送的就先不说了,毕竟凤毛麟角。更多的四川家长,应该掌握这两个重点知识。

一是明年(2025年)就要启动的新高考招生方案。

第一个区别,以前叫文理科,现在新高考叫选科,采取“3+1+2”的选科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高考后的招生,相比老高考也有明显不同。一种是改为赋分制,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这四门的考试成绩不再是以前考多少分就算多少分了;另一种是不分文理招生,也不分批次招生,而是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的组合方式,可以理解成高校将符合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若干个专业合成一组,考生在符合选考要求的情况下,先填报专业组,再在组内填报专业。

另一类是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比如高水平运动队和艺考。

根据教育部的政策,今年(2024年)参加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将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而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

“艺考新政”则要求从今年(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艺考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实行分类考试分类录取、提高文化成绩要求、建立破格录取机制等。

一句话总结,高考特殊类型招生的趋势就是,考试招生举措将更加完善和规范,“曲线高考”的功利思维将成过去式。

结语:

限于篇幅,今天的分析都比较粗线条。后续我们还会针对小学、初中和 不同阶段展开更全面细致分析。如果你有特别想了解的升学疑难,也欢迎大家文末扫码添加“小天老师”给我们留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