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津>

独家:防疫不能突破孩子、孕妇、老人、粮食、高考这些低线

昨夜,天津一纸延期春季高考的公告犹如抛向湖面的石子,激起阵阵涟漪。该公告事项7规定,考生若为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或为天津健康码“红码”,或处于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状态,或处于天津市封控区内,不得参加考试。

将新冠与高考权利挂钩,这是新中国此前从未有过的事件。可想而知,这样一条规定在舆论场会引发怎样的轩然大波。眼看着舆论的怒火已经蒸腾而起,天津有关方面连夜对公告作出修改,将“不得参加考试”的表述调整为“不在常规考点参加考试”,并规定要在重置考点参加考试,以做到“应考尽考”。

天津修改春季高考的有关规定,说明舆论监督发挥了效果。如此一来,考生的高考权益也就有了保障。闻过则喜的态度固然值得点赞,但回想当初这项政策的制定思维与逻辑,仍然让人感到相当程度的愤懑与可怖。而此中体现的某种极端防疫思维,自疫情发生以来,已在多个事件中有所表露,这需要引起反思与警醒。

天津最初之所以规定阳性与密接者不得参加春季高考,一个根本性的背景就是疫情防控。近日天津疫情再次出现反弹,让当地不得不收紧疫情防控要求。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当前,对所有地方而言,防疫就是最大的政治,疫情不扩散就是最大的底线。但是,在这一底线之上,还有许多公众最基本的诉求与权利,比如看病就医,比如农作耕种,还有参加高考这样的公民权利。这些,又何尝不是维持社会有序运转的底线?

底线之所以为底线,就在于其不可随意突破、揉捏。如果为了防疫这个底线,就可以放弃其他底线;为了防疫这个大局,就可以不顾其他大局,这一定不是中国防疫政策的初衷。所谓“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从来都不只体现在疫情防控的单一脉络上,还渗透在与公众权利有关的方方面面。

为了单纯的防疫目标,而无视公众其他紧迫权益,并导致悲剧发生,权益受损,我们的教训真的已经足够深刻:眼睁睁看着大出血的孕妇在急诊室外等待核酸结果,八个月的孩子流产;犯了哮喘的上海周护士辗转于多家急诊,均因疫情防控被拒之门外,最终遗憾离世;春回大地,东北老农怕耽误农时,决定去农田耕种,却因“私自农耕”被民警带走……

曾经,孩子是底线,孕妇是底线,老人是底线,粮食是底线,高考是底线……但在某些时候,在防疫这个底线之下,其他所有底线都成了被虚置的底线,都是可以被牺牲掉的“底线”。当社会只有防疫这个底线,无数的人间灾难就注定不可避免地上演。

疫情防控已经三年了,经验也好,教训也罢,我们现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疫情防控不是牺牲其他任何权益的挡箭牌。中国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就是确定了法治、市场、契约、公平等现代社会的底线,这些底线支撑了我国经济的长期繁荣,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有丝毫动摇,哪怕是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刻。

我们有过底线缺失的惨痛经历,没有人希望再回到底线匮乏的年代。人类之所以创造出现代文明,抛弃了靠拳头说话的丛林法则,根本原因是建立了可以预期、共同遵守的诸多规则底线,在这些底线之下,人们不再担心自身弱小就被欺负,生病了没有医院可以救助,以及,哪怕遇到突发状况,法定的考试权利就会被剥夺。

这次报名参加天津春季高考的考生最终只是虚惊一场,但其对公众心理的冲击不会短时间内平复。它带给人们的最大触动,或许就是,如果一个社会最坚固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被随时牺牲掉的“代价”,那没有人可以避免权利被随时剥夺的恐惧。而这恐怕是新冠疫情暴发三年以来,最需要修复的“创伤”。

能否战胜疫情是对我国人力物力的大考,而如何在疫情防控中尽可能地减少对那些基本现代价值的伤害,更考验着防疫人员的人性与制度系统。希望,这样的考验能够少一些,再少一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