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刘元卓,湖南省桑植县人,196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桑植县八大公山小学。他坚守山区教育一线,辛勤耕耘41年,曾被八大公山镇政府评为“最美乡村教师”,更为当地百姓所称道。
[日志]
现在是4月11日晚9时,14个在学校寄宿的孩子都已安然入睡。
我巡逻完毕,回到门卫室,看了看日历。真快啊,还有1个多月就要退休了,41年的乡村教师生涯即将谢幕。
今天下午,钟校长说想让我在退休前给年轻老师们讲讲过去的经历,我说“好多都不记得了”。不过此时夜深人静,有些回忆竟然自己冒了出来。
遥想自己成为老师那年,也不过19岁,怀着一腔热情到当时的村小,在那里度过了25年时光,也经历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
当时,最令我“头疼”的,是学生们交学费的时候。上世纪80年代,一些学生家庭困难,想读书却又为学费发愁。看着他们渴望读书的眼神,我总是尽力资助他们完成学业。虽然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也就34元,而且大女儿刚出生,家里的生活也捉襟见肘。
其实最应感谢的是妻子岩英。她知道我偷偷地给一些学生交过学费或者生活费,但她从来不提,更不怪。我记得她跟我说得最多的话,大概是“你搞你的,我没关系”。
家里那几个背篓还在,我打算到时候带过来给大家看看。
那时候,我在村小工作,岩英为了让我安心,每天把孩子背在背篓里去干活,种田时就把他们放在一把撑起的雨伞下。而我的背篓,则是用来装作业、书本、教案,夜深时分在家就着煤油灯忙完,天不亮又背回学校……
风雨兼程,土地默默给予我支撑。后来,岩英带着一双儿女,跟着我从村小到了现在的学校。不变的是,我们一直在八大公山;这一晃,又是16个春秋。
这里海拔1075.4米,是桑植县“最高”的乡村小学。即便从县城驾车上来,仍需沿着蜿蜒陡峭且险峻的盘山路,弯弯绕绕三四个小时。
学校虽然很偏远,可在我心里,这里却是一座“灯塔”。
安心教书的日子波澜不惊,一波波学生为了追逐梦想前赴后继。很庆幸,我是“参与者”“陪伴者”,或许也能称得上是“指引者”。
现在条件好了,很多孩子都去城里读书,如今学校里的学生总共也就65名。这几年,我服从学校安排,从教学一线退下来,为师生把好校园“安全门”。
学校里和我年龄相仿的,就剩老杜。他是外地人,不觉间,也在这里奋斗了一辈子。他经常来找我,并协助我做安全台账,我们有时候也会相互打趣道“一晃,也都是爷爷辈的人了”。
都说“老骥伏枥”,但我觉得我们依旧是“点点星火”。因为我们还想尽自己所能,多带带身后那12个新生力量。
今年才21岁的少林,如今数学教得越来越好。前几天他跟我说,有些就是沿用我当年教书的方法。
看到曾经的学生走上和自己一样的路,真是欣慰。当年,我就是像父亲鼓励自己一样,曾对他说:“如果你想当老师,就大胆去试试。”
和少林一样的,还有王婷、绎凯、先凤、晶丹、林卓、柳明等。他们不过20岁出头,自己还是个“孩子”,却毅然挑起了照顾别家孩子的担子。他们选择回到家乡,一腔热血,坚守这片深沉却饱含希望的土地。
草木正在新生,希望正在萌芽。每次远远看着他们,我都在想,若他们辛勤耕耘、脚踏实地,有朝一日“百亩麦田盎然”,将是土地给他们最好的馈赠。
忽然想起,到时候还可以给年轻老师们看看我的读书笔记,那里面记录了我过去几十年的学习体会。每日一记、点滴累积,关乎共产党员的信仰,关乎身为人师的赤诚。
今天课间,我和老杜在学校里走了走。看着简陋操场上那些灵动欢快的身影,很是感慨——我们逐渐老去,但他们正年轻。乡村教育未来是什么样,取决于后辈们如今根植在心中的情怀理想。
其实在乡村大地上,“不起眼”的坚守者、“想干事”的奋斗者,太多了。
我们这辈子也许没有干过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我们曾是“春风”,轻拂蓓蕾滋养希望;我们亦是“星火”,让偏远角落沐浴于光芒……这已足够!
到时候,就把这些感想和过往说给他们听吧。我深深憧憬着,我们的“火把”,将代代接力,去燃烧,去燎原,矗立于这片土地的顶峰,生生不息照亮田野间更多的梦想。
(文字: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倜整理;图片: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宛俊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