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分别介绍了情境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Scott Thornbury在《英语教学30法》中把它们都归类于交际语言教学。交际语言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关注学生能够用语言做什么,而不仅仅是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因此本文介绍的能力导向型语言教学(Competency based languange teaching)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学习方向与衡量标准。以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运用技能作为教学目标的课程要比基于零散的语法知识更具实用意义。
The aim of learning is always to enable the learner to do something which he/she could not do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能力导向型语言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具体行为或技能的分析,比如能否满足一份工作的需要?能否从事某个领域的研究?能否应付出国旅游……这些关键能力是课程设计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与测评需要达成的目标,这些目标往往是以“can do”的形式描述出来的,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欧洲语言框架大纲(CEFR),它是剑桥通用五级考试(KET/PET/FCE/CAE/CPE)、雅思等许多国际考试的参考标准,它所描述的各项语言技能非常具体:
再说一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由培生教育集团开发的全球英语量表(Global Scale of English, GSE),据说里面对于“can do”的具体描述多达1800多个。
不论CEFR还是GSE,尽管详细描述了不同水平需要达到的语言学习目标,但并没有涉及任何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采用的教学材料和步骤,也没有提及教师如何才能促进语言习得的方式方法,这与之前我们介绍的那些教学法或诸如PP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学模式的概念完全不同,所以我们说严格意义上讲,它算不上一种教学法。它更加明确了语言学习的目标是语用技能,而非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学习需求、教学方案到发展速度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让分层教学成为可能;最后也是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测评,对语言能力描述得越详细具体,用作检验与反馈的测试评价也势必越频繁。
虽然我们说能力导向型语言教学不能算是一种教学法,不过这一理念对于课程设计却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与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d)类似,它主张课程设计的“逆向”操作,就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倡导每位外语学习者无须掌握全部的语言知识;承认每位学生的语言背景和能力不尽相同……具体的操作步骤可以参考下面这段视频:
当然,能力导向型语言教学这种以学习需求为目标的“商业式”特点也让其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诟病,认为其狭隘的功利性人为地限制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范围,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尤其是以结果为导向的高频度测试可能导致语言能力目标沦落为应试导向。不过不管怎样,侧重个性化学习特点,以语用技能为目标,创建、分析、管理能力列表、学习资源以及绩效跟踪,这些都对语言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国际英语教学大师Scott Thornbury编写的《英语教学30法》,在30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这本书中他从五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国际上主流的30种英语教学法,这里提供的是作者本人的签名版。张敏老师在Scott原著基础上通过讲解+举例的方式,帮助老师们彻底理解这些教学法的概念、特点、适用情境以及如何运用,供英语老师日常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