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疆> 就业

徐州教师“夫妻档”携手援疆, 共同践行师者初心

因为祖国需要,他跨越山海来这里援疆,一待就是4年多;因为这里的教育需要,她义无反顾踏上跟他一样的援疆路。他们是一对恩爱的伉俪,生活中互相照顾彼此温暖,工作中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因为援疆使命召唤,他们先后来到新疆,把他乡当故乡,把援疆当事业,俯下身、沉下心,深入一线教育教学,用最纯粹的初心和最朴实的情怀,为他们的援疆生涯交出了一份属于彼此的答卷。

援疆路上“比翼齐飞”

他叫王文峰,中国矿业大学二级教授,2019年初从徐州来到乌鲁木齐,担任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她叫魏国云,江苏师范大学附中高级教师,2023年4月,从徐州来到奎屯,在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任高一年级英语老师。不同的岗位、相同的使命,他们坚守初心、相携前行,用勤奋和实干在边疆书写着不同的援疆故事。

“我爱人援疆4年多了,他在这里作出很多成绩,我为他骄傲,同时他的成绩也鞭策着我不能安于现状,我要像他一样不断挑战自己,肩负跟他一样的责任,做跟他一样的援疆事业,这才是夫妻比翼齐飞的意义所在……”在新一批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有着27年执教经验的魏国云果断踏上援疆路。

顾不上适应新疆干燥的气候,来不及领略新疆的大美风光,魏国云来到奎屯后立即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当地学校给她安排的是教研主任的管理工作,她找到教育局领导主动请缨到工作量更大的教学一线,做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用自己27年的英语教学经验,为这里的教育提升尽一份“徐州力量”。她用诚意和执着打动了奎屯市教育局领导,如愿成为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两个班级的英语老师。“来援疆就是要全力以赴,更不能辜负教师的初心使命。”魏国云说。

王文峰对援疆工作最朴实最纯粹的理解跟爱人魏国云不谋而合。4年多来,作为院长的他,除了学院日常管理工作外,还一直深入教学一线为本科生、研究生上课,领着科研团队到地质队、矿山、油田、煤矿等能源企业做调研、带着年轻老师做科研课题、为学院大量引进高层次人才、引领学科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在新疆的4年多时间里,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在我看来,加班是常态,一年中90%以上的节假日都在岗工作。4年多来,身在新疆却没有时间出去领略新疆之美。”王文峰如是表述自己援疆的工作状态。这样的工作常态他不觉得辛苦,而是充实有奔头,他认为这样才是援疆该有的样子。

援疆路上“各显神通”

“乌兰别克,放下书包后请朗读昨天学过的单词,下一个是你……”上午9点刚过,在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7)班,看到学生陆续走进教室,魏国云开始了“见缝插针”式的检查。检查80多名孩子英语单词、短语和课文的诵读成了她每天工作的必修课,这是规定动作,必须完成。“走到哪,我就念到哪,直到他们能够正确诵读掌握,每名学生都是这样,没有商量。”在抽背学生英语单词、短语上,魏国云就是这么较真。

而这也正是她通过摸底后实施的“夯基”教学方法。接手高一两个班级英语课后,魏国云发现学生们在英语听读方面普遍较弱,“不能教成哑巴英语,必须让孩子们开口说,基础英语词汇量必须要掌握好。”每天她都提前半小时到校,晚饭在办公室随便凑合了,晚上11点多回住地也成常态,每周的工作量超过20课时。一段时间下来,两个班级的英语成绩稳步上升,最近一次考试,班级英语平均成绩达到88分。

在英语教研组里,魏国云是年龄最大、教学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年轻教师遇到问题后,都会找她求助。在这里,她是大家的“知心姐姐”和问题的“清道夫”,除此之外,她每周都会参加课堂研讨,通过听课,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等。

“与他比,我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不过,我会时刻向他看齐。”在魏国云眼里,爱人王文峰因为援疆时间更长、成绩更突出,无形中成了她想要追赶的那个人。

王文峰来到新疆大学地矿学院后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发挥自身的人脉资源优势,借助在国内高校举办研讨会、讲学、学术交流等机会为学院广招年轻人才,4年来,有来自全国高校院所的30多位年轻博士成功来学院任职,为学院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他组建科研团队、成立课题小组,参与科研的每个工作环节,并带队到一线企业实地调研……无数个挑灯夜战、无数个不眠之夜,在王文峰与学院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科研取得历史性突破,2022年全院科研总经费超7000万元,是4年前学院科研经费的10倍;学院联合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成功获批“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实现了学院首次博士生招生;地球科学学科于今年7月进入ESI全球前1%,学院获批“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协会认证……正是王文峰招招见效、抓铁有痕的实干,提升了学院的科研实力、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水平,学院高质量发展有了基础保障,他的援疆期限一延再延,而他则毫无怨言地欣然接受,继续筑梦“疆”来。

时刻准备再次出发

明年年底,王文峰和魏国云都将结束援疆工作回到徐州。

对于这次难得的援疆经历,两人都有无限感慨和万般不舍,援疆路上的辛苦劳累让他们彼此扶持、相互温暖,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援疆的意义,他们有幸于援疆路上并肩而行,有幸于加入到援疆大军为国奉献,有幸于所有的付出和收获……魏国云说,在这里自己就像一个育苗人,孩子们就像自己种下的禾苗,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和自豪,孩子们的一声“老师好”,让所有的付出和辛苦都很值得。而立志援疆6年的王文峰也同样欣慰,他把学院从后方带到了前沿,又为它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了未雨绸缪的准备,学院现在65%的博士占比、队伍80%的青年教师占比更让他放心安心。

“即使援疆结束了,但初心使命永远存在,我们会时刻关注这边的发展,只要祖国需要,我们会时刻做好再次出发的准备。”这就是他们,一对平凡夫妻作出的不凡承诺和誓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赵天

通讯员张焕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校对陶善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