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西藏> 就业

[榜样]全国十佳优秀援教教师刘张龙: 西藏支教19年 38个学期38次高反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2004年,安庆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0级(1)班学生刘张龙刚一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就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去西藏支教。从此,他把家搬到了西藏,一去就是19年。

从长江之滨到雪域高原,从青葱少年到不惑之年,刘张龙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西藏的教育事业发展,先后获得“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还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援教教师”。

38个学期,38次高反

神奇壮美的雪域高原,蓝天白云触手可及。当地藏族人习以为常的气候和风貌,在游客眼中是惊艳的美景,可是对于长期驻扎在这里的援藏教师来说,每一天都是“极限挑战”。

“援藏初期,交通极不便利,进藏之旅异常艰难。”刘张龙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一路更换交通工具,辗转了六日五夜,才抵达安徽省对口支援的山南措美县。措美县是一个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寒县,年平均气温只有8.2℃,高原缺氧非常严重,气候条件极其恶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刘张龙一干就是4年多。

援藏第二年,他通过当地党组织的考察,加入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2006年,由于工作出色,刘张龙担任措美县中学副校长。

2008年,鉴于他的身体状况不能长期适应高寒县的气候,山南市教育局把他调到海拔相对较低的自治区重点 ——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任教。

援藏19年,38个学期,刘张龙经历了38次高反。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从措美初中副校长到山南二高普通老师,他始终坚持教学一线。在领导、同事和学生眼中,他是一位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工作态度认真,同事关系融洽的优秀教师。

变“输血”为“造血”

援藏是“输血”,刘张龙认为,光靠“输血”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在教学理念上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取长补短,变“输血”为“造血”。援藏支教期间,刘张龙坚持“四成”教育理念——健康成长、快乐成人、努力成才、迈向成功,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在全体学生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在教学教研上,他认真探索雪域高原 思想政治课的教法,潜心钻研教研教改,多次参加自治区和山南市的教学比赛并获奖。课余时间,他积极参与自治区级和山南市级的课题申报,《 思想政治之经济生活课程开发研究》还入选了自治区教育厅“西藏自治区第一批中小学优质课程建设名单”。

措美县地处偏远,环境恶劣,不少学生家庭以放牧为生。担任措美县中学副校长期间,面对农牧民家庭学生辍学现象,刘张龙非常忧心,他陪同领导多次深入农牧民家中,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还主动联系在措美县的安徽省援藏干部和援藏支教老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尽最大的力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归来再踏新征程

援教19年,刘张龙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2010年2月,他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援教教师”。

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给雪域高原,刘张龙认为,除了坚守与奉献,更多的是收获和感动。19年的援藏经历,他亲眼见证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批批学生成长成人,每一次毕业典礼,每一声“谢谢老师”,都让他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因为山遥路远,双亲先后离世,刘张龙没能赶回家乡见上最后一面,成为心中永远的痛。两地分居十几年,他对妻子和孩子也满心愧疚。2023年秋天,刘张龙返回家乡宿松县,在宿松县第二中学任职,再踏新征程。

他主动作为,申请了6个班的思政课教学任务,还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担任了一个高一新生班的班主任。几个月来,刘张龙全身心扑在新的工作岗位上。

每天早读到校,都能看到等在教室门外的老刘;每天晚上放学,都能看到守在教室门口的老刘;每天总有那么几节课,窗外的走廊上突然出现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那一定我们亲爱的老刘……”在宿松二中“感念师恩”主题征文中,109班学生熊静怡的作文得了二等奖,生动描绘了刘张龙每天的工作状态。

“班上不少孩子偏科严重,跛腿科目学习积极性不高。”老刘的心时刻在学生身上。“我得站好头一班岗,守住最后一班岗,以陪伴的方式督促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刘媛媛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