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即将进行期中考试了,很多实力强的学校已经开始进行选科,作为新高考,尤其是3+3的高考模式,选择形式比较多,8省市实行3+1+2模式后,选择面比较窄一些,那么在选科的时候,很多人说目前的新高考其实和以往的大文大理选择模式差不多,果真如此吗?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一新高考选科,首选选择大文大理
目前的新高考选科看似很多选择,其实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以及目前所报考的专业冷热情况和未来的就业情况,其实选择范围并不大,看似给学生的选择比较多,但大道至简,最为理想的依然是要么选理化生、要么选政史地,这两个组合,为何这么说呢?
选择大文或者大理,有两个好处,首先就是思维想通、知识联系,相辅相成,有利于学科之间互相促进;另一个是与大学专业相对应特别对口。我们举个例子就可以很清楚看出为何要这么选择。
其实目前的大学专业设计毕竟是传统高考的产物,文理分明。去年高考,我舅舅家表哥的女儿,在我们学校毕业,选的化学生物政治,刚刚过一本线,报考青岛理工大学材料专业并被录取,报考的时候,她选这个组合是不受限制的,但是进入大学她彻底崩溃了,材料科学专业,物理竟然是专业课!而她正是因为物理学科弱势,所以 选组合就避开了物理,这个大学怎么读
再举个例子,某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限选物理化学,而临床医学很多专业课涉及生物学,而且临床医学的专业课那是天下人皆知的难,那些 没选生物的,如何面对?
中等以下学生选政史地有优势
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如果理化生不出色,学习成绩很普通的中等生及三流末流的学生,选政史地更好一些,这两个原因不容忽视。
一是理化生考生素质整体高出不是一个两个档次,集中了最优秀的学生群体,而赋分制度下,除非能排名靠前,否则很难过70分,而这样的学生如果去学政史地,过80分的希望是很大的。
二是政史地学科从思维的角度看,相对理化生简单,不至于听不懂课,不至于有得0分的题。三是政史地有天然的便宜可赚。因为音体美等艺体生,全部选政史地组合,他们会是这个组合位次最差的,垫底儿,当分母为主,所以普通政史地组合的考生位次被他们推向前面,赋分就高。
21年小编教两个班,一个班是化生政,一个班是生政地,政治高考成绩,每班90以上3—5人,80—89:7—10人,70分以上30几人。每班共40人左右。地理、历史学科成绩类似政治。而化学俩班没有一个过70分的,生物过80的没有,过70的每班也只有几个人。三个最好班理化生组合,物理过80的共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