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评论员王彬
4月10日下午,杭州高级中学历史老师李海青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夸赞一篇学生神作。这篇题为《小周后赋》的文章,全部用文言文写作,两页正文,光注释就有三页,整整126项。李老师学的是古代史,看的古文材料不算少,连他都感叹:“好多字不认识,汗颜汗颜。”此文一经发布,很快就在网上刷屏。
文章的作者是杭高钱江校区高二(7)班的陈棨杭同学,这篇文章是发表在杭州高级中学鲁迅文学社刊物《鲁迅风》上的。谈及为何写下这篇深奥的古文,陈同学表示,源于大年夜的一个梦。据悉,陈同学的父母都是理科生,虽然看不懂儿子的文言文,但支持儿子写。
怎么看这篇《小周后赋》?网上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这篇文章读了之后,让人觉得晦涩难懂,不知所云。一篇好的文章,不应该只有华丽辞藻的堆砌,言之无物,否则只会是“卖弄炫技”“华而不实”,“文以载道”才是一篇好文章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笔者看来,若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出发,直接给《小周后赋》这篇文章扣上“卖弄炫技”的帽子,可能有些武断了。如果我们结合着注释进行进一步的品读和研究,就会发现这篇文章没有那么简单,还是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国学功底,文章本身也不乏作者的一些情感表达,多少有一些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影子。
再者,此事应该探讨的重点,其实不是“文章要怎么写”,而是 生写出这样的文章,社会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这才是对学生乃至社会有益处的。
是因为文章“辞藻堆砌”的表象,或者是一句“看不懂”的粗浅感知,就一票否决?还是静下心来看到文章的闪光点,善于发现发掘学生身上的特殊才能,并对这样的文章与学生表示尊重,且给予其充分自由生长的空间?
至少目前看来,杭州高级中学已经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篇文章能发表在《鲁迅风》上,能让李海青老师的态度从“怀疑”转变到“佩服”,就是最好的答案。
“人才”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模样,每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且对这个社会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不能只用一种刻板固定的方式,去培养教育学生,还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尊重和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时脱离常规、常理,追求更多元的教育方式,让学生都得到更适合自己、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进而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可以尽情驰骋飞翔。这叫做“不拘一格、因材施教”。也唯有如此,我们所期待的拔尖人才、创新人才,才有出现的可能。
陈棨杭同学,小小年纪就对文言文怀有这么大的热忱,也拥有不容小觑的古文造诣,这未尝不是能力的一种彰显。或许在有些人眼里,他是“偏才”“怪才”,但在一个真正包容、文明的社会中,他就是正才、人才。
陈棨杭或许是不可复制的,也没有人非得要复制他,但一定要允许他们的存在。容得下、护得住“陈棨杭们”,并为了让他们“飞得更高”搭建舞台,提供助力。这不仅是让教育更具想象空间,也会使得未来的世界,更加有趣与多彩。如果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或者仍存争议,那破解“钱学森之问”,可能也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