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浙江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的黄晓斌开了一家面包店,这个决定曾经让他的父母、导师意外,也在网络上引起关注,持相反意见的人们争论不休。九年过去了,黄晓斌过得如何?
今年3月,一位拥有215万粉丝的甜品测评达人到黄晓斌的店里,问起他是不是浙大医学硕士时,黄晓斌很谦虚地说:“以前是,和做面包也差不多的呀。”这是黄晓斌一贯的态度,他从未觉得做医学研究和做面包有高低贵贱之分。早在他看完《保罗教你做面包》这部纪录片,决定做面包时,他就意识到二者之间的共通之处,“面团是活的,相当于是你和另一个生物一起创造一个新东西”。
这条视频收到超14万点赞,黄晓斌的面包店近一个月的日均收入流水也翻了一倍有余。
黄晓斌。图/受访者提供
2015年3月,黄晓斌在紧邻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泰和路旁开了一家面包店,取名为colorful(烤乐),希望为自己也为客人打造一个“动手寻找快乐的乐园”。
店铺采用原木色系的装潢,门口挂着“面包出炉时刻表”,提醒客人什么时候能买到最新鲜的面包。每款甜品前,他用手写的纸片告知价格、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原料。
黄晓斌没有将烤乐开遍全国的“雄心壮志”,他的野心在于跨越时间,让烤乐成为一家“百年老店”。
[1]一家“朴拙”的店
3月下旬,甜品测评达人“杨草莓熊”发布一条视频,他在杭州烤乐面包店花55元买了6种甜品和两瓶酸奶,吃完之后,他给出两个字的评价:“朴拙”。他说,这些面包的口感就和店主给人的印象一样,不拘小节,“没有过分地包装自己,只是把食物本身做到它应该有的样子和状态,用合适的价格卖给大家而已。”
这条视频收到超14万点赞,烤乐面包店近一个月的日均收入流水翻了一倍有余。店主黄晓斌变得更忙了,但他似乎对外界的评价并不在意。他没有联系“杨草莓熊”,也不太在乎网络上的评论。
早在6年前,黄晓斌就被媒体报道,作为浙江大学的医学硕士,他放弃科研开了一家面包店,在网上引发热议,一度冲上热搜。有人赞赏他的勇气和探索人生的自由,也有人批评他浪费教育资源。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他们爱讨论啥就讨论啥。”黄晓斌说。这些声浪影响不了他的情绪,他照常经营,守着一方小店,每年寒暑假休息半个月到一个月。
黄晓斌在做面包。图/受访者提供
开店9年来,虽然房租维持着每年5%的涨幅,不少原料的价格翻了几倍,人工成本更不用说,但除了可颂因为黄油贵了很多,从3.5元涨到4.5元外,其他甜品分文不涨。“我不喜欢涨价,如果生活中买东西遇到涨价,给我的感觉不太好。”黄晓斌说,“成本涨了,但销售量不断提升,利润也在涨,我觉得就可以了。”
除了价格,黄晓斌还坚持不用添加剂。他的开店宗旨是“用自然的材料,做健康美味的面包”。
许多面包店为了增加容错率,会加面粉改良剂,“如果不用添加剂,面筋达到刚刚好的时间窗会很短,可能没打好,可能打过了。”想要达到标准并不难,只是用添加剂更省事,但黄晓斌不愿意用这些化学药剂,“员工刚开始上手就要多盯着点,需要费心一点。”
开店以来,黄晓斌坚持用自产酵母,像养宠物一样,每天加水和面粉饲养它,“它的香味是不一样的,有一种特别迷人的类似水果的酸味和清香,这是外面买的酵母做不到的。”
烤乐面包店内。图/受访者提供
“杨草莓熊”评价烤乐面包“根本就不太在意外形,只要做出来好吃,是那个东西就行了”。黄晓斌承认,他对不触及重要环节的部分,容忍度很高,“每天都是不同的人在做,每个人有自己的风格,只要不是做得太离谱,我都不会特意强调。”
但对于做面包的关键部分,黄晓斌要求很严格。从面粉精度,到发酵程度,再到烘烤程度,如果达不到标准,他会要求员工重做。
[2]“和另一个生物一起创造”
黄晓斌1987年出生于浙江绍兴新昌,从小就喜欢做各种手工活。小学时,爸妈不在家,他自己用高压锅蒸面团,“记不太清了,应该不怎么好吃。”黄晓斌笑道。
毕业,他以634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医学院,读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细胞是怎么工作的”。黄晓斌原本的职业规划是做研究、做教研员、当教授。但越往上读,他发现限制越多,“你要做很多别的,才可以做一点自己想要的,要绕很多弯。”
2013年,黄晓斌七年本硕连读即将毕业,他原本还在按部就班学英语,打算申请出国读博,一部纪录片《保罗教你做面包》吸引了他。尤其是酸面包的制作过程,在面团中培育出酵头,和他所学的专业知识颇有契合之处。
在这部纪录片中,保罗将酸面包称为“面包界的老大”,“品尝酸面包就像品尝一瓶上好的葡萄酒或是单一麦芽威士忌,一旦品尝过,你就欲罢不能。”保罗说,“做酸面包比做其他面包更讲究艺术。”他单用面粉、水、葡萄制作出酵头,密封培育,“把它当成你新养的宠物。”几天之后,酵头表层冒出气泡,“嘶嘶声像在告诉你它活着。”
黄晓斌完全被吸引了,“面团是活的,相当于是你和另一个生物一起创造一个新东西。”他说,“所以我更倾向于做面包,不那么喜欢做蛋糕之类的。”
七年的科研经历教会黄晓斌如何自学做面包,第一步是看文献。“开始学做面包和做研究是一样的,查各种做面包的知识,把知识体系学好之后,就开始‘做实验’。”
黄晓斌花300元在港湾家园租了一间客厅,买了一个家用烤箱,每天给自己定目标,尝试做一种面包,“研究每种食材的特性,学习每种面包的基础做法,包括日式的、德式的、法式的、美式的,每种经典面包的做法都各有特点,掌握之后就可以尝试自己想要做的东西。”
黄晓斌在实验室也买了一个烤箱,空闲时做面包给同学们吃。他尝试做的第一个面包是布鲁姆面包,只用了盐、酵母、面粉、水,连糖都没加。“反正我觉得不好吃,手和的面筋度没有那么好,超市买的干酵母也不太好,就像是死面一样硬,烤箱也是家用的,烤得比较干硬。”但也有知音,黄晓斌的师兄就觉得挺好吃,“他对吃的不挑,啥都好吃。”
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后,黄晓斌决定找一家面包店打工实践一下。第一家面包店拒绝了他,理由是他的学历太高了,“可能觉得我另有企图吧。”但他还是找到了工作,因为老板对他“有点好奇”。
他原本打算干一年,但只做了一个月后,因为人员流失,留下的店员承担更多工作,从早上4点上班到下午4点,每月6天的假期也几乎取消。“老板压榨得太厉害了,”黄晓斌说,“本来是一边工作,一边回来做自己的尝试,像这种状态,我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了,加上在店里也学得差不多了。”
几乎从一看完做面包的纪录片,黄晓斌就坚定了放弃学医,转而做面包的决心。他告诉导师自己的想法,导师起初有些吃惊,但并不阻拦。
黄晓斌的硕士导师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说:“毕业前,有些学生偶尔会冒出一些不确定的想法。黄晓斌和我说想开面包店时,我觉得这只是他一时兴起。可当我看到他在实验室里设计品牌logo,研究做面包的知识,我才知道,他是很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沈老师说,“尽管刚开始有些惊讶,毕竟做面包与本专业偏离太大,但后来发现他非常用心,我还是很支持的。”
[3]“动手寻找快乐的乐园”
决定开自己的面包店时,黄晓斌也想过这家店能不能赚钱,会不会倒闭,但很快“就被爆棚的自信心压制住了”,因为当时学校附近的面包店太难吃了。
“当时手作面包的小店还比较少,大家只能吃到一些速食面包,连锁面包店的也不好吃。”黄晓斌说,“近三五年,手作面包店才多起来,所以当时觉得面包店是一个朝阳产业。”
毕业之后,黄晓斌的面包店并没有立刻开张,他还在一家专业对口的科技公司上了半年班。
“当时父母也劝我,面包这方面也学得差不多了。”他决定遵从父母的建议先工作,但发现离自己想要的越来越远。“科技公司上班是最没有意思的,你是做别人的项目。本身实验就枯燥,实验背后的东西,比如发现新的生命规律也不是你的,就更没有意思。”
他在等一个好的店面,“找店面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既要地段合适,也要租金合适,面积合适,当时很难找,基本好的店面都没有空的。”
一找到店面,黄晓斌立刻辞职,筹备开店工作。除了父母,还有五位在学校里尝过他做的面包的朋友决定给他投资,共筹20万。2015年3月,烤乐面包店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后街开张了。
黄晓斌的本意其实不仅是开一家面包店,他为店取名为colorful,意为丰富多彩,希望打造一个“动手寻找快乐的乐园”。店里除了烘焙甜品外,还为客人提供做布艺、木工的机会,收取材料和使用时间的费用,“开店之后发现这个想法太不商业了,肯定要亏钱。”
这个“乐园”如今仍然存在,但少有人专程来做手工,“可能很早的客人还知道,偶尔来问一下。”
烤乐面包店经营前三年都在亏损,2018年,黄晓斌受到媒体关注,更多的人知道了他的小店,生意扭亏为盈。
那一年的3月20日,黄晓斌在个人公众号上发文庆祝烤乐开业三周年。他写道,刚开店时,好多次憧憬开业三周年的样子,觉得到那时“应该积累了很多老顾客,每天开门都知道大概几点会有谁来买面包”。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烤乐却意外成为一家“网红店”。
许多老顾客来店里买不到往常买的面包,有一个钟爱法棍的伊拉克小哥连续三天扑空,有点生气地说黄晓斌“太懒了”,“但是我已经差不多连续一个月没有休息,每天除了睡觉就只有两三个小时自由的时间了。”黄晓斌无奈地写道。
“刚开店的时候我们就定了一个百年老店的目标,相信现在只是百年路上的一个小插曲。如果我能活到百年店庆的时候,我觉得我会好好回顾一下这开店的一百年,然后再写一篇关于热烈庆祝开店一百周年的推文。”
烤乐面包店。图/受访者提供
[4]百年老店计划
虽然早已转行,黄晓斌身上有褪不掉的学术科研气质。他戴着一副眼镜,说话简略,少有情绪波动,有时会陷入沉默。他形容做面包的过程,就像在讲述某个科研项目,后厨是他的实验室。
开店所要处理的事情中,他最喜欢的就是研发新品。空闲的时候,黄晓斌会去菜场看看有什么食材可以和面包结合起来。他尝试过百合、山药、青稞、红豆加绿豆、土豆……“但是基本上卖了一段时间就不卖了。”
做面包的时候,黄晓斌最喜欢看面团发酵和烘烤的过程,尤其是尝试了新配方、新食材之后,他会盯着面团,看有怎样的形态变化。
经营一家面包店不是只有做面包这一件事,最让黄晓斌头疼的是面包店人员流动大,“尤其是寒暑假之后,可能就要换一批员工,需要重新招聘、培养新人。”有时一下子损失几个员工,忙起来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来店里工作的不少员工都是为了学习做面包,未来自己开店。黄晓斌从不在意要守住什么独家秘方,“做面包的技术已经上千年了,而且我的配方也是在不断变化和改进的,可能过一两年,做法都不一样了。”
“杨草莓熊”的视频发布后,黄晓斌又忙了起来。偶尔,他也会期待暑假快点到来。
他拥有简单的生活,除了经营店铺,便是健身、打球、游泳,只有假期能和朋友一起到野外徒步。相比城市,他更喜欢原始的环境。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生命中最骄傲的事是2014年和朋友两个人一起翻越了天山山脉。
不难想象,他的口味偏好也是天然健康。父母吃过他做的面包,疑惑地问:“这个面包真的会有人买吗?”“他们喜欢甜软的小面包,觉得旁边的面包店做得更好吃,嫌我的面包太硬了,不理解为什么我的卖完了,别人的还没卖完。”黄晓斌笑道,人们口味不同,他知道自己能通过面包找到契合的顾客。
从开店之初,黄晓斌就未想过要将烤乐变成一个连锁品牌,他的目标是百年老店。如今,这个目标即将走到十分之一。黄晓斌说,虽然中途也有些意外,但基本符合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