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除了合肥一中、六中和八中联招摇号尚未开始,其他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每年中考也是个别房产中介和房地产炒家们最忙的时候,你方唱罢我登场,小道消息满天飞,各种谣言都有,无所不用其极。就比如前期传得沸沸扬扬的合肥市区东北板块和西南板块性价比之争,什么“东北名校F4”、“西南渣校F4”等等诸如此类恶搞话语。这些不实消息不仅扰乱了合肥教育大环境,而且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个别学生家长。
合肥市区初中教育东北板块PK西南板块,到底谁最强,到底谁的性价比最高?我们今天结合2021年各初中学校中考大一六八指标到校分情况,进行一个具体对比和分析。
有个情况需要给大家说明一下,要对一个学校正确和全面的定位,在合肥市区来说要综合三个方面的因素:大小一六八录取率、大一六八指标到校最低分和普高达线率。看大一六八指标到校最低分虽然不是很全面,但“管中窥豹”基本上大方向是对的。
根据热心家长和网友提供的信息,为此我们选取了大一六八指标到校最低分排名前35的学校作为样本,来看看合肥市区各区初中教育发展现状。
第一、看清三十五所学校具体办学性质
指标到校最低分排名前35名的学校,办学类型主要有以下四个。
1.高校直属的2所:中科大附中、合工大附中。
没有学区一说,原则上只对本高校教职工子弟。
2.民办学校3所:合肥寿春中学、合肥滨湖寿春中学、合肥西苑中学
从2020年起,合肥寿春中学招生范围是庐阳区,合肥滨湖寿春中学招生范围是合肥市区,合肥西苑中学招生范围是蜀山区。
3.公办民营的1所:新站寿春中学
新站寿春中学是公办学校,也有学区,因为交给寿春集团托管,所以在保障符合条件的学区内学生入学的基础上,针对整个新站区的学生实行招生。
4.公办学区内招生的27所
表中所列35所学校,除了上面所列三种类型的,剩余的都是。
第二、看清合肥各区进入前35名公办学区内招生学校数量和具体排名
1.瑶海区
入围3所学校,指标到校分序列分别为第12、16和21位。
合肥三十八中(12)、合肥市行知学校(16)、合肥市行知站塘校区(21)。
2.包河区
入围7所学校,指标到校分序列分别为第4、16、19、19、21、28和34位。
包河老城区3所:合肥四十八中(4)、合肥阳光中学(21)、合肥四十八中望湖校区(19)。
滨湖新区4所:合肥四十六中(16)、合肥四十六中南区(19)、合肥四十八中教育集团嘉陵江中学(28)、合肥四十八中滨湖校区(34)。
3.庐阳区
入围6所学校,指标到校分序列分别为第1、4、7、16、27和28位。
具体情况:合肥四十五中(1)、合肥四十二中(4)、合肥庐阳中学(7)、合肥四十五中橡树湾校区(16)、合肥四十五中森林城校区(27)、合肥四十七中(28).
4.蜀山区
入围8所学校,8所指标到校分序列从高到低分别为第2、4、9、12、24、24、28和35位。
蜀山老城区6所:合肥五十中东校西园校区(2)、合肥五十中西校(4)、合肥琥珀中学琥珀山庄校区(12)、合肥金湖中学(24)、合肥五十中天鹅湖教育集团望岳校区(28)、合肥五十中东校望江路校区(35)。
政务新区2所:合肥五十中天鹅湖教育集团天鹅湖校区(9)、合肥五十中天鹅湖教育集团蜀外校区(24)。
5.新站区
入围2所学校,2所指标到校分序列从高到低分别为第12和21位。
合肥三十中(12)、合肥新站寿春实验中学(21)
新站寿春中学,主要考虑到尽管民营,但是公办性质,也面向学区内招生,所以将其和其他27所学区内招生公办学校一并考虑。
6.经开区
入围2所学校,2所指标到校分序列从高到低分别为第12和24位。
合肥四十五中芙蓉分校(12)、合肥一六八玫瑰园西校区(24)
7.高新区
入围2所学校,2所指标到校分序列从高到低分别为第9、和31位。
合肥梦圆中学(9)、合肥六十二中(31)
第三、由东北板块和西南板块之争正确看清合肥市区教育发展现状
我们先对上面27+1所公办学校相关数据进行汇总。
1.四个老城区之间的对比:入围学校最多的区域是蜀山区8所和包河区7所,入围学校平均排名比较靠前的是庐阳区13.83名和蜀山区17.25名。
2.两个新区之间的对比:政务新区内的两所初中都进入前35名,滨湖新区进了4所,在平均排名上,政务新区要优于滨湖新区。
3.三个开发区之间的对比:新站、经开和高新都入围两所学校,从数量上来说势均力敌;从排名上来讲,新站平均排名16.5,经开平均排名18名,高新平均排名15名,考虑到经开区一六八玫瑰园西校区因为直升一六八 的影响,导致指标到校分低的因素,如果没有直升排名还会上升,综合上面这个因素,从排名上来讲经开和高新要略占优势。
通过上面的数据汇总,我们可以看到合肥市区和各区域内教育均衡化进一步发展,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进几年来,合肥市教育局一直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化,采取了很多扎实有效的措施,比如省示范 85%的指标到校(比省厅不少于80%的要求高5个百分点)、组建名校教育集团,还有今年推出的学位制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的促进了合肥教育的均衡,从上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四个老城区(含区域内的两个新区)和三个开发区都有学校入围前35名,而且各区之间和各区内的各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在看到教育均衡化推进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各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庐阳区、蜀山区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讲要优于其他几个区。
后发区域和弱势学校要想实现赶超,一方面需要政策扶持。比如继续实行名校集团化、学位制,还有像下一步可以在庐阳区这样名校众多的区域先行试点多校划片政策。
另一方面还需要苦练内功。通过近几年中考来看,有些学校本来属于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比较薄弱的学校,但通过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齐心协力,一茬接着一茬干,学校教学质量迅速上升,生源也得到了回流,。比如瑶海区的行知学校、新站区的三十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总之,不管合肥市区不管西南板块还是东北板块都有强一点的学校,也有弱一点的学校,但都在往前发展和进步中,我们没必要Pk谁高谁低。一认真,你就上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当了。
我们深信随着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合肥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需求也会得到极大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