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 > rebet雷竞技

安徽女博士王磊的坎坷人生

人生总是很讽刺。

一个人自读书起,念到博士毕业,需要二十余载。

而毁掉一个人的所有前程,也许只需要二十秒。

2011年,王磊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取得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一毕业,她便顺利进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工作。

事业有成,生活无忧,年轻有为的王磊,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但生活惯会戏谑沉浸在幸福中的人,王磊竟遭遇到命运的暴击。

力量大到,她毫无还击之力。

(生病后的王磊)

2012年12月13日,30岁的王磊突发脑干出血,躺在了自己管理的病床上。

重度昏迷,气管被切,半身瘫痪,右眼失明。

幸运的是,她从死神手中挣扎着逃了出来,命还在。

但苏醒半年之后,丈夫提出了离婚。

面对接二连三的致命打击,王磊没有呼天抢地,怨天尤人。

她说:“我是个残疾人,但我不是个废物。”

6年后,她逆风飞翔,完成华丽转身。

人生幸福,一朝消失殆尽

1982年,王磊出生于安徽。

她从小就很优秀,不仅头脑聪明,骨子里还有一种倔强——只要我做了,就要做好。

就连被问到为什么要学神经内科时,她都回答到:

因为神经内科是最难的,像脑卒中、脑出血、脑梗、帕金森,这些搞不懂的病全在神经内科。

年轻就是要去挑战,我就是要去攻克这些疑难杂症。

凭着这股钻研劲儿,王磊在读研期间,获得过“求是奖学金”,发表过十几篇SCI论文。

(王磊获得求是奖学金)

SCI有多难呢?

写出一篇SCI,需要参考大量的文献,研究数百上千个实验;

要有一鸣惊人的观点和完整的逻辑,才能完成一篇3000-6000字的高质量文章。

“天赋强,够努力,运气好的人,一年能发两篇,就是研究生里的top10了。”

而王磊,一年能发5篇以上。

在专业学习方面,她是真的强。

读博期间,王磊连续三年获得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全额奖学金。

毕业后,各大医院和研究院,都向王磊抛出了橄榄枝。

其实,以她的成绩和能力,可以进入一家更好的医院工作。

但是,为了离当时的男友更近一些,王磊选择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在她看来,能够和心爱的人组成一个圆满的家庭,也是人生目标之一。

只是很可惜,许多爱情在没有遇到磨难之前,才叫爱情。

在医院工作的两年,王磊突出的知识水平和沟通能力,都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认可。

她与男友,也结束了爱情长跑,步入婚姻的殿堂。

很快,他们拥有了属于他们的爱情结晶。

能在最好的年纪,奋斗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收获一个美满的家庭。

人生中,没有什么是比这个更幸福的了。

(王磊旧照)

所以在怀孕时,尽管百般不适,她也依然满心欢喜。

2012年12月13日中午,已经怀有4个月身孕的王磊,值了一夜班。

她看完最后一个病例,终于下班回到家。

在工作的时候,她就有些不适,刚到家,就吐了一身。

以往也会有孕吐反应,可是这次的呕吐,太厉害了,直接呈喷射状。

吐完之后,王磊竟然直接昏倒在地。

母亲吓得连忙拨打了120,王磊又被送回了自己的医院。

一般病人做脑血管造影,只需要检查20分钟,而王磊的,做了两个小时。

脑干出血起病急,病情凶险,预后较差,是所有脑卒中病死率最高,预后最差的疾病。

脑干出血10ml,死亡率趋于100%。

检查结果出来了:

王磊两侧脑干大面积出血,三分之二面积的横断损伤,存活率只有46%。

这种疾病,王磊曾与同事探讨研究过数百上千个病例。

而如今,她也成了其中之一。

同事们奋力抢救,呼吸不行就切开气管,上呼吸机。

能用的药都用了,能想到的办法,也都想了。

在ICU住了十几天后,王磊的命,算是保住了。

可是肚子里的孩子,还能要吗?

用了这么多药物,对孩子的发育有影响吗?

谁也不敢保证,这个孩子能健健康康地出生。

王磊尚未苏醒,能做主的,只有家人。

王磊的丈夫想让她先恢复身体,如果腹中有胎儿,很多药物都不敢轻易使用。

可是王磊的母亲,坚决要留下这个孩子:

“磊磊醒来,如果看见孩子没有了,她会多难过啊。”

在母亲的坚持下,一家人也达成了统一。

于是,这个孕期,便更加艰难。

因为无法吞咽,母亲和丈夫,每隔两个小时就要给王磊从鼻饲管里打入流状食物,以此来保证她和胎儿的营养。

夜里也不例外。

体内有炎症,王磊会因此突发高热。

但无法用药,只能选择物理降温——也就是让王磊躺在冰板上降温。

体内发着烧,体外敷着冰。

尽管意识不清醒,但是王磊还是不舒服地呻吟和扭动着。

母亲和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生病后的王磊和父亲在一起)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磊的病情,没有任何好转,也没有苏醒的迹象。

幸运的是,孩子在王磊的体内,各项指标均为正常,每一天都在正常成长。

艰难生子,丈夫狠心离开

2013年4月22日,王磊剖腹生下健康男婴,取名思源,意为“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王磊的母亲和丈夫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母亲拼了命换来的。

正在一家人为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而欣喜时,王磊的病情却再次恶化。

因为分娩,她的右侧脑干再次出血,导致半边身体瘫痪。

孩子出生后,她进入了正常的治疗流程。

半年后,王磊终于苏醒。

沉睡了一年多,这个世界都变了。

(母亲讲述王磊病发时的情况)

曾经那个能力出众的博士医生,如今身体动弹不得。

生活起居都要父母照顾,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抱不动。

右眼也因为角膜炎,渐渐丧失了视力。

“我自己是学这个的,我知道我以后是什么样子。”

当王磊还在强迫自己,去接受生活带来的巨大磨难时,丈夫提出了离婚。

妻子突发重病,自己的美好生活将不复存在。

妻子苏醒后的状态,更让丈夫彻底崩溃——他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呢。

丈夫当了逃兵,抛弃了王磊和孩子。

离开时,没有带走任何财产,也主动与王磊沟通赡养费。

这,也许是他最后能为王磊做的了吧。

对于丈夫的离开,王磊说:

我能理解他,但是原不原谅是另外一回事了。

丈夫走后,王磊并没有因此颓废。

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她全身心地投入。

积极配合治疗、与同事沟通自己的病情,探讨病情、努力训练,这才是当下更重要的事情。

同时,王磊也真正得感受到了“家的意义”。

若不是父母不辞辛苦地日夜照顾,她恐怕早已撒手人寰。

她的孩子也无法降生,更别说健康长大了。

(王磊的父母)

在与病魔斗争时,她总是满怀斗志。

因为父母在给她力量,她也要给孩子带来力量。

只有她好了,这个家才会好起来。

王磊的每一天都很忙,她没有时间消沉和沮丧。

很快,她封上了气管,可以自主进食,状态也一天比一天好。

2014年下半年,王磊终于出院回家。

父母依然健康,在身边忙忙碌碌着。

不知不觉,孩子也已经一岁多。

会围在她身边咿咿呀呀地说话,叫着妈妈;

也会歪歪倒倒地走路,推着她的轮椅东撞撞、西撞撞。

(父亲陪王磊康复训练)

活着真好……

接下来的任务,依旧是不断地康复训练。

每天,王磊都要被绑在直立架上进行站立训练。

在医院,她要站一个小时,在家里,她每天坚持2-3个小时。

有时站得腿都发抖了,她才坐下来休息一会。

王磊的手臂无法动弹,起初要对抗重力把胳膊抬起来。

一天之内,王磊要做抬胳膊这样简单的动作数百次。

做得全身都是汗,但她依然咬牙坚持。

刚开始,王磊还会愤恨:“why me?”

如今,她已经淡然,只希望自己能早点好,父母早点轻松一些。

(儿子思源写给叔叔阿姨的欢迎词)

经过两年的康复训练,渐渐地,王磊的肌肉力量得到了恢复。

此时,她只需要借助父母的一点点力量,就可以完成从轮椅到床的转移,也可以借用助行器,自行站立。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身体在进步,王磊那博士生的聪明头脑,当然也不能闲赋在家。

“国家培养一个博士不容易,我还拿了全额奖学金,总要做点什么。”

虽是残疾,但却不是废人

王磊想创办一个为老年病患服务的公益论坛,为患者免费提供医疗咨询。

可是她不懂电脑编程,也仅仅只有一个右手的食指可以灵活操作。

她知道这有多困难,可是既然想到了,那就要去做。

于是,王磊每天除了康复训练,剩下的时间,都用在了创建论坛上:学习编程,重新练习打字……

好在,家中亲人依然不遗余力地在帮助自己。

母亲看见女儿辛苦,虽然心疼,但是她说:

女儿做什么我们都支持,我们两个文盲什么都不懂,支持她就好了。

2016年,在王磊和亲人的努力下,“花甲论坛”耗时两年,终于搭建完成。

我不能做一个受命运摆布的人。

虽然我的身体不能动了,但我还有一个脑袋和一双手。

我一定要做点什么,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论坛内的所有咨询都是免费的,其中包含神经内科、心血管疾病等多个版块的问题。

就这样,每天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

王磊用她的一只手指,一只眼睛,开始延续她救死扶伤的使命。

(王磊正在电脑前维护论坛)

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击键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耐心解答。

有时候,一个复杂的回答,要花费王磊两个小时的时间。

有些咨询的病患,并不知道在为他解答的,是一个一级残疾的医生,有时还会有诸多抱怨。

等到论坛渐渐壮大,人们开始了解到屏幕背后的故事,才深知这位正在为他们解惑答疑的医生,有多伟大。

自从论坛创建以来,王磊在线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10000小时。

如今,论坛里已经积累了6000多名会员。

大家亲切地称她为“磊博士”。

医学理论在不断更新进步,王磊的学习也没有止步。

只要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她便会翻阅书籍或者查阅网络资料,一定要给患者一个确切的答复才行。

(王磊查阅资料)

有些患者接受了磊博士的建议,及时就医或预防,才没有落下病根。

有些人还会上门当面感谢磊博士。

她在论坛里发挥的作用,不仅是在救助千万个病患。

同样也是在证明自己,救赎自己。

“我是残疾人,但我不是废人。”

人若是没有信念,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呢。

渐渐地,王磊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和关注。

2021年,江西某公司赠送给给王磊一套智能语音输入设备。

负责人说:希望能够用我们的技术,通过智能化的语音输入,让王磊博士能更加轻松地与患者交流。

(王磊在论坛回复病人信息)

随着王磊的打字技能越来越熟练,只要有空,她还会写小说——这也是她生病前的兴趣爱好。

几年下来,王磊敲完了一本20万字的小说。

虽然发布在网上后,看的人不多,但是这并不影响她的热情。

“我还在筹备下一本呢。”

王磊说到这里时,嘴角轻轻上扬,显得轻松而自豪。

生活的苦,能用爱来化解

如今,距离王磊发病,已经过去了10年,儿子思源,也已经9岁了。

(王磊辅导思源写作业)

思源遗传了母亲的心智,不仅在校成绩优异,也非常乖巧懂事。

有时候母亲累了,思源便使出他的拿手绝活——拉小提琴给母亲解闷。

外公外婆照顾母亲时,思源也会上前帮衬。

他说,他现在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妈妈能快点好起来。”

王磊的愿望,也是如此。

十年过去了,王磊的父母,也在逐渐老去。

有一次,母亲在搀扶王磊站立的时候没有站稳,带着王磊一起重重地摔倒在地。

王磊的心里,只有心痛和自责。

(王磊与母亲)

如果一切都好好的,父母就不用这么辛苦。

而自己现在,也正应该战斗在抗疫一线。

可是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如果。

她能做的,只有日复一日坚持康复,去争取那一点点站立和行走的希望。

当有人问她,最近的一个小目标是什么时,王磊回答:“减肥吧,让父母抱的时候轻松点。”

坦然的口吻,却听出了更多心酸。

“生命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歌。”

身边人的爱和关怀,让她一路坚持下来。

而只有坚持,人生才有翻盘的希望。

(王磊旧照)

不要放弃,人生终将翻盘

“风可以吹起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人生最大的精彩,就在于不顺从。”

若是王磊的母亲当年放弃了思源,那么如今,便没有这么贴心的孩子,为他们带来快乐和欣慰;

若是王磊的父母当年放弃了她,便没有如今,还能正常思考、感受生活的王磊;

若是王磊放弃了自己,“花甲论坛”便不复存在。

没有人在放弃,没有人因为生命中的荆棘,就停驻在了原地。

未来如何,我们无法预测。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经受了生活的磨难和黑暗后,依然心向阳光,勇敢前行。

关注我@我是朱小鹿,阅读更多百万级爆文。

你好,我是朱小鹿博士,是90后,也是武汉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主业一门心思搞科研,副业用零碎时间写稿。

用动人的笔触,写走心的真实故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