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时间,关于“小镇做题家”们的话题引发热议,这个看似新鲜的词汇,其实早在20年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在当时用的词是“做题机器”。国内现在采用的教育模式,其实是以“德式教育”为基础,也就是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上学,通过考试来上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大学、研究生等等,这样的全民教育带来的毫无疑问是庞大的竞争基数,对于每个想要通过高考来实现人生转变的学生而言,都需要付出辛苦的汗水与泪水。
在高考中凭借702分考进北大的苏峰坦言,自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天才,出身普通农村家庭的自己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做题家”,比起其他人自己没有太多从出生时就已经占据优势的先天因素,能够考进北大,靠的是自己摸索出来的2点笨方法。
1、足够的题量是关键
苏峰坦言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升入初中之后,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所以在很多同龄人都会读单词、说英语的时候,自己就像是一个误闯进虎穴的绵羊。对他来说,第一个学期过得十分的痛苦,虽然老师都从头开始讲解,但是因为没有基础,所以学习的时候总是感到晦涩难懂,久而久之上课听不懂、课下效率低,成为自己最大的问题。
后来苏峰发现如果只靠着在上课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一点,苏峰买了大量的练习册以及听力书,每有空闲时间,就去做一做、听一听,从最开始的完全不懂,到后来逐渐摸到窍门,苏峰发现自己在大量做题的过程中“开窍”了。
2、时间规划不能少
从上初一开始,学习内容开始变多,苏峰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但是除了要注重学习效率外,增加自己的学习时间也成为苏峰提升成绩的主要途径。这个时候苏峰发现,如果做不好时间规划,那么就谈不上去支配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从早上5点半起床,到晚上11点休息,苏峰把每一个时间段需要完成的、没有完成的都做好了规划以及记录,在他看来,这样的方法在节约时间的同时,其实也是提高自己的学习紧张感。只有一天可能拉不开差距,但是每一天都能这样,那么就会逐渐拉开差距,最终在高考的时候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