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学

20年初三班主任坦言: 同一水平的学生, 可能因为3个习惯拉开差距

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往往不是因为一节课、一个月,就能出现不可逾越的鸿沟。事实上,从上小学的时候开始,因为学习内容简单、直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并没有太大难度,即便是有极个别学习速度慢、学习效果差的学生,也并不会展露出太大的差距来。小学考100分的学生多,考80分的学生也算不上差。

等到升入初中之后,学习难度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加强,作为一名做了20年初三班主任的老教师而言,田煌坦言,初一往往是成绩拉开差距的关键时间段,这个时候处于同一水平的学生,可能会因为3个习惯导致拉开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一个:上课集中精力的不同

事实上,上课是学生获取知识来源的第一渠道,尤其是一些生涩难懂的知识点,在老师的讲解下变得更容易理解、更容易理顺逻辑。同样的45分钟时间,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不尽相同,田煌直言,有的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比较慢,可能前10分钟,还沉浸在课下的玩闹中,等到回过神来去学习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过去了半节课;有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集中20分钟之后,就开始被其他的事情分散走了注意力。

在田煌看来,作为老师站在讲台上,其实很容易发现,那些能够保证一节课90%时间都集中的学生,往往能够学习效果最好。

第二个:平时学习的自律性不同

在田煌看来,初中是个非常容易因为性格习惯而导致成绩起伏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自主性变强、对自己的规划能力变强,同样对于老师家长的叮嘱或者批评变得难以接受,所以在这个时候,能够听得进去劝、批评的学生,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不难发现,曾经一些颇有些天赋的学生,在叛逆、特立独行中,慢慢地被其他人超过,而这样的情况与其说是因为天赋智商,不如说是因为个人性格选择导致的。

第三个:课下规划时间能力不同

对学生而言,最大的财富就是时间;同样对成绩而言,最大的影响因素也是时间。那些能够在课下学会自主规划时间的学生,一是因为对学习有着更高的要求,二是因为对自我的未来规划更为明确。

对时间的规划能力不同是导致成绩出现差距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不受天赋影响,更多的是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的差异化带来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