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级

英语口语练得越多, 就说得越好? 忽略了这个前提条件就是白搭

学习英语,哪种方法最有效?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外国人聊天,跟外教练习说英语,以为说着说着,就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所以,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外教课。外教课并不是不好,但是孩子得有一定的听力基础之后(掌握1000个听力词汇),再接入外教课的学习,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原因很简单,孩子要能理解外教说的英语,才能形成有效输入,也才有兴趣学下去。

认为“多练习说英语就能提高英语能力”,其实是一种假象。而很多人都被这种假象蒙骗了,认为找到一个英语为母语的人聊天,内功就增强了,口语就厉害了,其实,这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1、不知道标准动作,永远都学不会

英语有一句成语: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一般被翻译成“熟能生巧”,意思是,经过不断反复练习,就能技艺精湛,游刃有余。

一个运动员要想取得比赛的名次,就必须遵循“熟能生巧”的原则,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练习次数,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既然如此,为什么练习说英语,不是说得越多,就说得越好呢?

这是因为在练习说英语时,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说才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不知道标准动作,那就永远也学不会。

运动员经过不断练习,运动技巧能臻于完美,是因为他知道标准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在练习的过程中,教练也会不断地纠正他的动作,修正他的错误,这样一来,每练一次,就进步一次,只要下的功夫足够多,就极有可能在比赛中拔得头筹。

同理,一个新手刚开始学弹钢琴时,动作肯定是不正确的,但是他在老师的教导下,大脑里知道正确的动作是什么,会不断地向正确的方向去调整,直到掌握标准动作为止。

在英语口语的学习上,反复练习而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出在对这个“正确标准”的认识上。英语说错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正确的该怎么说。

归根到底,还是听得不够,对地道标准的英语声音不够熟悉。听力不行,也就听不懂正确的表达是怎么样的,也就说不出来。

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中国学生到了欧美留学几年后,口语能力仍然没有太大进步的原因。反之,如果他们知道英语应该如何正确的表达,基本上就能说出来了,并不一定能通过练习才能说出来。

2、边交流边练习听力,不也能学会表达吗?

有人说,虽然跟老外交流时, 自己说不出像样的英语,但是我在交流的过程中,专心听老外讲英语,通过模仿对方正确的表达来进行口语练习,不是一样有用吗?

这种想法很自然,但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

语言学家发现,在交流的过程中,听外语的人会下意识地“过滤”掉听到信息,以致只有一部分信息进入到听者的脑海中。

也就是说,听者不是将一句话中的所有词汇都照单全收的,而是只注意到语言中带有明显含义的成分,甚至只会关注到几个关键词,而忽略其他的词。

这跟阅读很不一样,当我们阅读时,眼睛看到的词都能进入我们的大脑,但是听力却不一样,因为声音转瞬即逝,大脑必须要抓住最有助于我们理解的关键词,让我们快速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思。

正因为这样,我们在听英语时,往往会更关注关键词,而忽略句法和意义价值较低的介词和虚词,比如of, on, in等等,而且这些词在实际的交流中,其发音也往往被省略掉,英语非母语的人士很难听出来。

国内很多高阶的英语学习者在口语和写作中,实词一般都不会用错,但是介词和虚词却免不了出错,原因很简单,因为听不清,所以记不住。

所以,想要在跟老外的交流过程中模仿对方的正确表达方式,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很难很难,其效果基本可以忽略。除非是听力本身就不错,又天天跟老外聊天,且高度专注。

果真如此,那也太辛苦了。

3、口语是听出来的,听力得专门训练

口语不好,其根源是出在听力上,如果能听懂英语,那么口语一般也不会差。事实上,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听力好,就是英语整体水平好,听懂了,一切都好办了。

但是如果听力不行,口语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了。

而听力训练,并没有想像地那么简单。

听力训练想要出成效,输入的内容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理解、高频率、重复性。

首先,老外跟你交流,遇到你不懂的句子,会不会不厌其烦地跟你解释?你一个月能有几次机会跟老外长谈?谈的内容是不是每次都有一定的重复性?

如果不能达到以上三点,那么听力训练的效果会很差。

所以,听力训练是要有方向、有目的的,不能期望在跟老外随意的、低频的交流中,提升听力能力。

相比成人,孩子处于语言的敏感期,听力不过关却努力练口语,只会白白浪费时间。孩子学习英语最好的方式,当然是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天天听老外讲英语,这样就能自然习得英语能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