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小学老师: 两周学完语文教材, 靠“海量阅读”, 语文成绩反而更好

文|凝妈

在我们印象中,语文学习就是好好学习课本,把每个知识点全都记牢,把要背诵的课文全部背诵完毕,把课后题好好做完,在跟着老师的节奏,多做一些练习题,就能取得好成绩。

但是现在不行了,即使把一本语文书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一定考高分,因为现在语文考试可不仅仅考课本,更多的是考察能力,考察课外知识。

记得儿子小学一年级,有一道题目,是说出5本喜欢的书籍,并说出理由,基本没有孩子能回答上来。因为读是读了,要写出理由,还真是把孩子难住了。

现在的语文到底怎么学, 有很多老师、家长都在探索。老师们着急改变教学策略,家长忙着给孩子报班、买习题、延长学习时间。到底怎么做好呢?大家心里也都没底。

山东潍坊北海学校的韩兴娥老师,勇于实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方法,也有二十余年的时间了,效果很是不错。看看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两周学完语文教材,靠“海量阅读”,语文成绩反而更好

韩兴娥从事语文教学30多年,她发现孩子们开始学习时很有劲头,过一段时间就失去了新鲜感,出现交头接耳的情况。她感到很沮丧,只能呵斥孩子安静下来。

韩兴娥没有因此放弃探索,她反复思考这是为什么。后来想明白了,是因为一个学期,孩子们就学一本课本,老师反反复复地教,孩子反反复复地读、背,都厌烦了。

2000年,一次外出学习,韩兴娥带回一本儿歌识字书籍。当时她教一年级,为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在教课本的同时,加入课外阅读儿歌的环节。孩子们学习兴致很高,也因此获得了很好的结果。

在期末考试中,她带的班级,优等生的学生数量超过了另外两个班的总和。韩兴娥发现,语文考试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更注重考察孩子的认知能力。

因此她提升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提高阅读量,提出了“海量阅读”计划。并且大大压缩了语文课本的学习时间,两周学完一本语文教材,三年级学完六年级教材。二年级识字量2500字,三年级识字量3000字,完成小学识字任务。

虽然方法很另类,但是成绩却很有说服力,她教的这个班在三年级时语文成绩全优。

而且她的学生个个发音标准、声音洪亮、感情充沛,写作很有灵气。她的“海量阅读”计划,也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家长如何借鉴“海量阅读”法呢

现在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采用了这一方法,但是给我们传递的信息就是:“海量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孩子的语文能力。

韩兴娥提出了几个阅读好方法,家长们可以进行参考:

从熟悉的内容读起

孩子上一年级虽然认识了很多字,但是并不扎实,在这个文本中认识,换个文本就不认识,因为孩子是整体认读文字,这种情况很正常。

鉴于孩子的实际情况,不适合给孩子选择内容比较新的书,要选择一些孩子曾经听过的书,让孩子一看就有熟悉感,降低阅读压力。

比如儿歌、童谣、绘本这类书,孩子小时候经常听、经常看,他读起来就会很轻松。每页也就三四行字,大部分字都认识,也能理解,孩子自然会很喜欢。

孩子读书的时候,把不认识的字指出来,我们和他一起查字典,去理解这个字。孩子读书多了,在不同文本中,反复看到这些字,就会慢慢掌握,而且学得就很扎实,自己也敢于自主阅读了。

阅读题材广泛

韩兴娥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不同的阅读素材,阅读题材非常广泛,以达到海量阅读的目标。引导孩子爱上读书、会读书。

低年级主要读儿歌、童谣,上面也提到了,这些书主要用来提升孩子自信心,让小时候积累的听力转化成阅读力

中年级读白话文、文言文、人物传记、经典诗词、成语故事。从3年级开始课本中已经有了简单的文言文,诗词量也开始增多。加上孩子的识字量也增大,就可以读一些复杂的书了。

高年级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论语、道德经、世界五千年等等。孩子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越来越强,读一些经典书籍,对提升语文素养非常有帮助,到初中也能轻松衔接。

立足课文,扩展阅读

韩兴娥提倡进行归类诵读,情景应用。学到一篇课文,就让孩子阅读同类内容。了解一个作者,就让孩子读作者的传记、文章或者诗词。还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记得运用,比如在和家长对话时,就要用上学到的句子。

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家长也可以利用起来。学到一片课文的时候,就帮孩子找一些资料,让孩子扩展阅读。

也帮孩子买一些人物传记,让孩子了解更多作品,比如苏东坡传等,既介绍了苏东坡的生平,也介绍了更多苏东坡的诗词。让孩子了解人物故事、历史背景知识,再去背诗词,就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会非常容易。

在家里经常和孩子玩一玩组词、造句、写小短文的游戏,活学活用学到的知识,孩子既巩固了新知识,又感觉学习是有意义的,从而提升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一向被认为是所有科目中最难的学科,考高分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我们可以借鉴韩兴娥老师的方法,孩子提供海量阅读的舞台,帮助孩子提供语文学习能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