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案例合集|自责、恍惚、消极...如何缓解考前焦虑得像热锅上蚂蚁

每当面临重要的考试,总有一些考生焦虑得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除了考生,随之而来的是大批的家长引发焦虑。据了解,每年前往各大医院、心理咨询室的考生和家长一年比一年多。接下来,小音围绕精神恍惚型、担心自责型的考生和“皇帝不急太监急”型的家长,就考前焦虑的心理调整,提供一些建议。

01

典型案例1

精神恍惚型:注意力不集中,带有轻微强迫症

随着考试日期的逼近,小欣越来越觉得自己游离复习的状态之外。在一个月前的模拟考,小欣的总排名下降了十几名,就连自己最拿手的外语科目也没有考好。在上课的时候也总是走神,怎么也控制不住,甚至一直要麻烦同桌的提醒,小欣自己也很不好意思。小欣还会一直强迫自己去想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例如一再暗示自己,“如果考不上大学就没有退路了,绝对不允许失败!”

分析:2招缓解考试焦虑,集中注意力

高考对于每个 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对一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会有影响,因此高考生的压力都会比较大。而这种压力可能来自于家长、自身和外界。想要摆脱焦虑的影响,可以尝试以下两个方法:

1.通过想象消除考试焦虑

考生可以在考前找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按照一定顺序专心想象将要考试的情景,模拟考试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提前熟悉,并想象自己放松冷静、胸有成竹的样子,以此来降低考试焦虑。

2.呼吸训练缓解焦虑

考生在焦虑状态下难以平静时,就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呼吸训练”,通过控制心跳和呼吸的频率来达到缓解焦虑的效果。方法是,用鼻子缓慢而深地吸气,此时腹部会鼓起来,但是不要立马呼出,屏住呼吸大约3-5秒,然后慢慢地用嘴巴呼出气,这时肩膀和腹部都会缓缓往下落。如此重复10次,会使体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反射性地刺激心脏跳动,心率也会随之减慢,人就不会感觉那么焦虑了。

02

典型案例2 担心自责型:

吃不好睡不好,看到书本会胃疼

小羽的“模考”没考好,于是她就一直担心自己高考会发挥失常,因此平时就一直吃不好也睡不好,经常一拿起笔就发抖,一看到书本就生理性的胃疼。在这种状态下,小羽想要休息,但是想来很多的办法都不能让自己放松下来,脑子很乱,非常的迷茫。在学校的时候,学校的竞争太激烈了,身边的同学仿佛随时都在提醒自己要抓紧学习。在家的时候,家里的空气也弥漫着紧张的氛围,爸妈虽然说着要小羽别紧张,但同时又说她是家里唯一一个考上重点 的,考大学的希望都寄托在小羽的身上。

分析:使用“垂直技术”,找到“原始焦虑”

小羽给自己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例如,在上课时不能做到专心致志就意味着没有面子,没有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失败等等。小羽给自己施加的压力非常的大,因此,在面对高考这一项复杂工作的时候,过分的压力情绪势必会影响到小羽的学习效果。

小羽在此时就可以使用“垂直技术”来降低她的压力,例如,小羽认为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没有退路,而这只是表面的想法,小羽可以继续垂直追问这背后的东西:如果考不上大学会怎样?可能会没有学历,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工作;那么考上大学会怎样?意味着和父母分离,独自去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在这样一层层的追问下,小羽最后发现她的“原始焦虑”始于“分离焦虑”。如果,最后的那个核心是小羽能够接受的,那么她的焦虑情绪就会降低。

03

典型案例3 “皇帝不急太监急”型:

儿子消极松懈,家长备受高考‘煎熬’

自从黄女士的儿子上了高三以后,全家的生活都失去了往日的安宁。黄女士自述:“我觉得自己快要被高考‘煎熬’得崩溃了!”自步入儿子高三以后,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学习,黄女士和丈夫就从来不在家看电视,甚至连朋友聚会、单位节假日的外出活动,两口子也是能推就推。

“眼看着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可我发现孩子状态却像没事人一样,一副很松懈、无所谓的样子,而我反而一天比一天更加的焦虑,吃不好也睡不着觉。”一脸憔悴的黄女士说。黄女士说感觉自己就快熬不住了。

分析:家长正确认知高考,正向引导孩子发挥最佳水平

想要减轻学生的焦虑心理,首先家长需要正确认知高考。明确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同时要避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其次要减少在孩子面前强调高考的重要性,避免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

另外,家长也要做到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举动,避免孩子生病的同时,在言语和行为上还要引导孩子用平常心来对待高考。孩子面对高考,可能会因为不自信而有所松懈,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有信心,以便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同时也要帮助孩子做好考试失利的打算。家长在一边用眼睛默默地观察,给予孩子自我调节的机会和时间,远比苦口婆心的劝导和喋喋不休的叮嘱要管用得多。

在以上两个学生、一个家长焦虑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期待值是影响考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而学生的考试焦虑通常来自于家长、学校以及自身的高要求,因此考生在面对考试焦虑时要懂得有效地适当调整期望值,切合实际地提出目标和期望,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在和老师、家长交流过后压力也无法得到宣泄,一定要及时求助更加专业的心理机构,获取更专业、更高效的指导与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