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过度商业化的教育还要拖累中国多久?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人才是完成这一历史伟业的第一资源。良好高效的教育环境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最根本要求。从大的方面说“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从小的方面说教育好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对教育的重视,既是现实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刻于我们骨髓的传统认知。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整个社会对“市场化”有种盲目的崇拜,认为“市场化”就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似乎只要把事物“市场化”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种狂热的、盲目的追捧是有问题的,甚至是有害的。

近几十年内,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家庭的生活状况都有了极大地改善。这一切为教育市场的活跃提供了充足的客户群体,教育商业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过度商业化的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众多问题,如:三到五岁的幼儿学奥数、天价兴趣班、教师课外办班等等。这些扭曲的教育方向、手段在拖累家庭的同时,也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埋下了隐患。

贩卖焦虑,败坏风气。古语说:“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教育关乎国运、民风,古代也有“教化在官府”的说法,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部分教育从业者乐于贩卖焦虑,将“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你不前进,别人的孩子会替你勇往直前”等作为营销点,不断贩卖着焦虑。这样做一方面使“教育焦虑”蔚然成风,姑且不谈成效,给家长们的焦虑却是实实在在的;另一方面使社会上富者和贫者,矛盾更加对立,因为贩卖焦虑的前提简单点就是“有钱就行”。试想,这种贩卖焦虑的行为,无非是金钱至上,让富者自以为是、懒得竞争;让贫者自觉无望、放弃竞争。这样的社会自然暮气沉沉、毫无生机。

哗众取宠,本末倒置。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是为了树人育才。而当下很多教育从业者在商海中指点江山,挥舞着各种哗众取宠的噱头,引导消费。营造出只要用某某思想、某某教育法等去教育小孩子,就能让你的孩子成才,这其实是严重的本末倒置。学习要有所得,必须要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为要求;必须要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毅力;必须要懂“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的珍惜。在教育上炒作概念、哗众取众,本身就是不懂教育真谛的表现,试图一套理论适用所有学生本身也是无稽之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把教育的过度商业化,是将教育的价值最低化,是最幼稚的本末倒置。

所学无用,虚耗时光。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过度商业化的教育背景下,大多数人只求子女学得比别人多、比别人新,却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没有理解的知识永远知识书本的复刻,最终沦为死读书、读死书的境地。古人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显然不是说读书无用,而是只会读书不会思考无用。就如幼儿学奥数,大学生还不一定能理解的奥数,让幼儿学习,相信正常人都不会相信幼儿会理解其中的理论。诚然会有“教育家”说:“我们是为了开发幼儿智力,而不是让他学会某一种题目。”这样讲显然就是偷换概念,况且曾有哈弗教授研究表明“家长的陪伴才是孩子开发智力的最佳选择”。这样看来,售卖概念的教育不但无用,而且虚耗孩子时光,百害无一利。

凡事过犹而不及,把握一个准确的“度”才能将事情做得顺风顺水,当下的教育商业化显然已经过度。过度商业化的教育不但掏空了中国父母的钱包和精力,还重创了国家为人民创造的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过度商业化的教育还要拖累中国多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