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最公正、有效的途径,对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个人而言,高考更是大部分人改变命运的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教育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高考报名和参考的人数连年增加。
虽然,经过了高校扩招等改革之后,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但是竞争和压力依旧持续增加。以高考为核心的应试教育,在其方式和目的上,一直遭受着部分人的质疑和诟病。
质疑和诟病的重点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孩子个性化的成长,直接原因来自于高考所带来的压力,为了应对日渐增加的高考难度,孩子们不得不放弃应试科目学习之外的其他尝试。
最近,四十多年前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次高考试卷在出现在网络上,其题目之简单让不少学渣都敢豪横的叫嚣:这题我都能上北大。而那场考试的亲历者或是上点年纪的老师可不会这么认为,老师会告诉你:这样的想法太天真。
1977年高考报名参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3万人,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五,录取率与现在相比低得让人难以接受。对比一下刚刚过去的2020年高考的数据,2020年高考录取率90.33%,这巨大的差距也是在实力打脸说大话的人。
40多年的学习环境,现在很多人生存都有问题
刚恢复高考的那一两年的高考试题,难度基本维持在“和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哪些”、“请给文言文加标点”这些问题的水平。成绩好点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可能都会答个不错的成绩,而在当年的环境下,对于参加高考的那些考生已经很有难度了。
高考在1977年之前已经中断了10年之久, 9月份国家决定恢复高考,10月份大部分人才知道这个信息,考试的时间是在12月份,有很多人的准备时间只有一、两个月。而十年的中断,已经让什么是高考都非常陌生,更不要说考试的知识与内容量。
当年的考生们遇到最大的难题是复习资料,由于间隔得太久,课本、资料大部分已经消失在了时间里,与中学知识有关系的书、资料极短的时间就被买的一本不剩,无意间保留下来的作业本,都是无数人眼中最顶级的复习资料。
当时电灯照明并不普及,许多人晚上学习只能用油灯照明,第二天早上熬夜复习准备高考的人,两个鼻孔都是黑黑的,那是油灯燃烧产生的油烟所致,大家见面后还要相互取笑。当年的亲历者说起这些颇为轻松,但如今的孩子在那样的条件下还有多少能坚持学习和高考。
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在那样的背景下,并非如大家所想那样简单,现在的孩子有各种优良的条件,更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冲刺一个理想的学校。
在如今优越的条件下,学生怎样搞好高考冲刺?
对于即将要冲刺的考生们要全力以赴地全身心投入,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在今年高考前最后的冲刺阶段,还有什么需要考生注意的呢?
生活方面最常见的是心态问题,高考作为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甚至是一些人的唯一选择,临近考试其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曾有一名河北考生,成绩非常好,但是由于心理压力调节能力差,每逢考试都会发烧,考试结束就自动痊愈,高考的时候也是如此,虽然高考成绩还算理想,最终考取了复旦大学,但是如果心理调节好也许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虽然无比重要,战术上也要重视,在认识到高考重要性的同时,把努力和认真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细节之中。如果总是陷入高考是否能考好的患得患失之中,就会影响学习的效率以及发挥的正常水平。
这个问题家长也要处理得当才行,因为生活中比考生更紧张的家长比比皆是。家长过于紧张就会把紧张传导给孩子,影响孩子的学习、考试状态。若对于孩子生活方面过度关注,反而产生了负面的作用。
例如,曾有家长担心高强度学习之下孩子的健康,于是大量给孩子服用营养药,使孩子高考体检中转氨酶过高,需要进一步检查,所幸后续的检查,在停止服用补药后没有再出问题,不然就可能会对高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高考自1952年诞生至今,经历过数次的波折与调整,但从其重要性、公平性、公正性来说至今无可代替。作为一名考生,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在人生最较为重要的一次转折中抓住机会。希望大家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去到理想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