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为了考编也是拼了, 提高笔试成绩, 注意三个易忽视的问题

2021年,省考过了,522联考过了,529也过了。

笔试科目目前在考的,不外乎《行测》加《申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加《综合应用能力》、《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单科目考试时间有120分钟、150分钟。

在笔试备考中,为提高笔试成绩,要注意三个易忽视的问题。

问题1:你是否仔细地学习语文?

常见词语积累了吗?句子结构看懂了吗?写作手法还记得吗?标点符号用得对吗?材料分段会了吗?

这是备考首先面对的基础性的问题。

有一个普遍忽视的问题: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大学毕业,通过高考的磨练,语文学科素养肯定挺好的,于是在备考的时候就朝着技巧奔去了,而忽略了对语文基础的巩固,忘记了“技巧”都是脱胎于基础。

所以,要想下次笔试考好,自己去找个语文老师上上课,大有益处。

问题2:判断推理类,你真的理解了“逻辑”的内涵吗?

拿到学习的材料,一看一大堆的逻辑理论。

碰到削弱、加强题,在所谓的直接削弱、另有他因等所谓的判断顺序中迷糊。

类比推理,从来不去查一查类比推理的真正含义,看着考试后的各种参考答案依然迷迷糊糊。

学好判断推理类,请去搞懂各类题型开始之前,那几个介绍题目类型的字的内涵。

比如,削弱或者加强类的题目,考察的就是事物因果联系,核心逻辑其实就是“联系”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普遍性”和“单一性”。弄懂了这个,再看那些什么直接否定论点、否定论据,另有他因的选项判断依据,就觉得为什么会有这么肤浅的表述。

又比如,类比推理,如果懂了它的定义:A有a、b、c、d、e所以有C,B也有a所以推出B也有C,且B具有(a、b、c、d、e)中的要素越多则推出B也有C这个结论更可靠。于是,在做题的时候,就知道在模糊的两个选项中,要找越多的相似点,而不是觉得选哪个都有道理。

问题3,你真的着力于提升基础了吗?

各类解题技巧网上很多,“高分”“快速”冠名的技巧也不少。这些技巧有用吗?

一句话,高手尽可学习高明的招式。新手多扎马步打牢根基,不然招式学来也接不住。这里还有一个前提——你要能够清楚分辨,那些招式才是高明的招式。

十多年了,我看到了公考形势从开始的笔试分数不高、报名人数一般,逐渐的变成今天的高分进面、报名人数众多,尤其是近两年的形势大涨(原因不必说)。

当所有人都在忙于学高明招式的时候,有人去打牢根基。即便眼前做题见效慢,但是把时间安排足一些,到考试那天,大可期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