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常该不该复读#
五一假期一过,2021年的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全社会瞩目,千百万人期盼!
可是,我们每年在高考过后,都会看到这样揪心现象:许多平常学习优异的同学因为考试失常而“名落孙山”!这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结果,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普遍存在。
优生在考场中不能够发挥出正常的水平,也就是考试的失常,这绝非偶然现象,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入反思。
一直以来,我们在关注转变后进生群体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对优生群体的关心?我们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呢?我们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是否重视过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等等……
因此,着力优生成绩提高的同时,作为老师,是不是应该加强学生心理间的教育呢?以笔者的观点来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成绩提升同等重要。
这里我们不妨先看一个典型的事例:学生张威(化名), 三年一直担任班长职务,学习成绩也始终在全年级领跑,名次从未有下过年级前10名。 三年,张威同学多次被评为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家长和老师对他信任有加,同学们也羡慕不已。天有不测风云,事不赶巧,临近高考的前几天,张威同学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他不得不住院进行短暂治疗。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张威同学在后来的考试中,对老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说来大家都不会相信:张威同学只有在看见自己老师身影的情况下,才能定下心来考试!他的心里脆弱到如此程度,简直不可思议!可怜的张威,2017年他的高考总分仅为528分,造成了终身遗憾。
优生张威同学高考考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与平常的考试落差怎么这么大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因素:
一、优生效应
后进生的成绩提升,一直是高三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关注的焦点。与之相反的是:优秀学生因为成绩优异,尽管常常受到老师的赞扬,而往往忽视了对优生的关注,尤其是优生心理状态上的健康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一般来说,优生虽能“居高",却不能“临下”,他们一旦成绩偶尔出现下滑,即使是一点点,他们也会感到非常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他们往往喜欢憋闷在心里,并不能正常的与同学交流和渲泄,这样的状况时间长了会导致什么结果?我们的老师是不是忽视了?
大家心里清楚:优生一般追求的目标比较高,他们对目标既有触手可及的安慰,又有对目标不确定性的惆怅。
优生他们在学习上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即使是解决疑难问题,他们也有独到的见解,但是,他们心理的成长,却还处于孩童时期,远远的还未达到“断乳期”。这一点,是我们老师远远没有估量到的。
学习过程中,优生需要不断的“成功”和他人的“激励”来“刺激”自己,才能促使自己的不断进步;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依赖感是多么的强烈!他们一旦离开了别人的“刺激”,他们的心理就会失去平衡,心理上的承受能力,远不如中等生和差生。
尤其是到了高三后期,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优生心力交瘁,他们的承受能力也降低到了极限,一旦遇到学习中的变故,他们的心理防线就会崩溃……。
比如:上面我们提到的张威同学,高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的成绩降到年级前20名以内,这个成绩对一般学生来说,应该是“心满意足”,可是,张威同学却自己蒙在被子里“痛哭”了一场。
经过这次波折,张威同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也放松了下来,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变少了,一心扑在了学习上。后来,通过老师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张威同学情况才略有好转。
知道这个时候,张威同学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班主任老师的重视,始终误认为这是张威同学好胜心、上进心强的缘故,并受到了充分表扬与肯定。这是多么荒唐的事?
如果说优生在考场上对老师的强烈依赖已经不可忍受,那么,填报志愿却把这种心态表现到了极致。高三填报志愿时的心态是:“填高不敢,就低又不甘心”,多次反复犹豫不决,这是依赖心理的表现,也是对自己实力缺乏自信。
张威同学是优生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优生效应”我们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响鼓也要重锤敲!优生在学习上是值得肯定,但是,优生的心理成长需要更多的关注,尤其是优生的“抗挫”能力。
培养优生意志力的过程中,要经常性设置适度的高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障碍”,帮助优生在逆境中遭受“挫折”,让他们认识自己的弱点,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
二、暗示效应
人们的心理往往极易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强烈暗示。 尤其是优生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荣誉和孩子的前途紧密挂钩。
到了高三,是学生的收获季节,家长的这种期望与日俱增,对孩子生活超出常规的特别关照和对成绩排名的热切关注,家长的这些或明或暗的暗示,极易造成孩子心理焦虑的过渡反应。
学生李峰(化名),是一名来农村的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姐姐很早就辍学外出打动挣钱,资助弟弟读书,所以,家人把希望全寄托在李峰一人身上。
临近高考,李峰父亲专程来照顾孩子生活,当李峰说到他夜里十二点才能睡着时,父亲二话不说带他上医院。医生诊为无病,父亲仍坚持为他开药挂吊瓶。
这种消极的暗示给李峰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可想而知。这种消极暗示一直伴随他李峰整个高考全程,一直到高考后李峰的情绪才恢复了常态。
老师对优生的暗示行为,在有形或无形中就有所流露。教师期望优生能成为班级的龙头,希望他们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班级争光,因而处处为他们开绿灯,并有意识地在优生中制造一种强烈的竞争气氛,学生之间的攀比也加浓了这种氛围,优生自我也往往把成绩和努力当成正比关系。
这些暗示促使优等生不断地打消耗战,在体能和心态上陷人一种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的状态。强烈的暗示造成强烈的反应,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缺少应有的沟通理解,其结果是链条的任何一个环节脱落都可能会造成全局性的窘境。
如何创造积极的暗示呢?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在头脑中树立“不等于”意识:
一是上名牌不等于成才,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人的兴趣愿望;
二是学生成绩不等于师长荣誉,老师家长成就感的产生应该建立在培养一个有健康人格的人这个基础上,不能只见成绩不见人,要目中有人;
三是竞争不等于成绩排名,仅靠成绩排名必然会使竞争陷入片面和短视的泥潭。
总之,家长和老师应客观冷静地看待优生,适当的时候不妨做点爱的减法,顺其自然,还给他们独立的时间和空间。
各位,关于“优生临场发挥失常的现象”的确令人惋惜,怎样保护优生临场的正常发挥?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问题,更是毕业年级(高三、初三)老师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读者朋友,你有何高见?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