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aybet雷竞技

批次线、调档线和实录线, 傻傻分不清楚? 考过这条线才能确定录取

距离今年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考生们都在紧张的复习,家长们也没闲着,在为孩子的志愿填报问题操心。

大多数家长这个时候都是发懵的,不仅发愁的孩子的志愿报考问题,面对很多高考专业术语也一脸懵,光是分数线就有三种,批次线、调档线以及实录线都是个啥?

高考中的批次线、调档线以及实录线都指的是啥?

很多没经历过高考的考生或者家长也都大体知道,高考录取是有分数线的,不同的批次有不同的分数线。

很多人都会认为,孩子只要过了某个批次的批次线,就肯定能上这个批次的学校了。其实这种想法完全是异想天开。光看批次线是没有用的。还要看调档线和实录线。

先说说啥是批次线,批次线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我们常说的省分数线,也就是所谓的一本线、二本线之类的。

这是由省内划分的统一分数线,只有过这个线了,才说明你有了这个批次高校录取的资格。但不意味着你就一定会被这个批次的高校录取。

其次是调档线,调档线说白了就是某个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你如果达到了这个分数线,报考了这个学校,就有机会被调档。

最后是实录线,也就是高校在录取学生时所有专业放在一起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被称为实录线。一般来说,实录线大于等于调档线大于等于批次线。

举个例子,小明今年报考某一本师范院校的日语专业,小明考了600分,当时一本批次线是570分,这说明小明够了一本线。

目标高校的调档线是585分,小明因此也能被学校调档,但不幸的是,小明报考的日语专业分数线在605,他分不够,高校最后实录线在595分,那么小明能不能被录取?

这就要看他填没填专业服从了,现在的情况是日语专业肯定上不去了,他的600分比实录线595高,如果填了专业服从,还是会被调剂别的专业,没填的话就只能退档了。

什么样的考生属于“边缘考生”?

批次线和调档线在制定的时候都会按照招生计划的105%-120%设定,这也是为什么说上线了也不一定被当前批次高校录取的原因。

比如某省今年计划招生20万,如果是120%的比例设定分数线,就会把排名前24万考生的最低分设为分数线,高校在设定调档线时也是一样的道理。这时候你会发现20-24万的考生按照逻辑是不应该被录取的,这4万考生就是我们说的“边缘考生”,因此即便你上线了或被调档了,也不意味着你就能录取,你可能是“边缘考生”。

假如只从招生计划来看,这4万考生显然是没有录取机会的,但看分数线的话,这些人又是妥妥的过线生,是有权利有机会和前面的20万人一争高下,抢夺录取名额的。

所以说,如果你是个“边缘考生”,那你确实要仔细思考一下,该怎么报考,怎么确保自己的能顺利上岸。

“边缘考生”报考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是因为“边缘考生”的存在,录取才会出现这么多的分数线。“边缘考生”想法要顺利上岸确实在报考时要动一些脑筋。

很多边缘考生或者擦边上线的擦边生,在报考时为了保险都会采取保守策略,报考一些民办高校,其实这么做并不合适,民办高校跟公办的毕业后区别还是很大的。

我们在填报志愿时,应该有策略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地保守,能“冲”的高校尽量大胆的选择好的公办,不要怕;

求“稳”的志愿可以选择一些冷门冷专业的公办,最后兜底的选择一些民办高校就够了,这样报志愿才更合理,也没浪费你上线的机会。

另外,大致有三种公办高校更适合捡漏,一种是中外合作的特殊招生专业,这些专业的分数线基本都是高不成低不就,比较尴尬,实则非常适合边缘考生“捡漏”。

在一个是外省在本省招生少的学校,这类学校大都比较冷门,但实际上可能在当地是不错的高校,一旦“捡漏”成功上了,是很划算的。

最后一种就是最近高校转设从独立院校转成本科的公办高校,这类高校的知名度往往都不高,甚至不少人依然把它当专科,它们的分数线都不会太高,也适合边缘考生“捡漏”。

招生简章中还有哪些细节值得注意?

除了各种分数线之外,招生简章中往往还有不少专业术语,很容易让学生家长发蒙或者想当然。这里一定要引起注意。

比如调档比例,高校的退档情况,以及一些加分政策,还有对于某个科目的单独的分数要求,对于考生有没有具体的身体要求等等,都要注意。

其中可能会使用一些专业术语,比如“调档比例”、“专业级差”、“退档”、“滑档”等术语,看到后别自以为是的想当然,要及时上网查询,或者直接向招生单位咨询。

考生在报考之前一定要好好的研读招生简章,把其中的各种细节、规则都弄清楚了,这样报考才能更顺利,尤其是边缘考生一定要注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