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顾名思义是打了鸡血的娃,意思是父母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社会竞争力,在教育上花费巨资与精力,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和活动,目标是把孩子送进心仪的学校,将来能出人头地。“鸡娃”教育真的有效吗?
长远来看,教育焦虑可能还会继续存在,但是“鸡娃”教育肯定会慢慢势头减弱,最终只存在于远小于当下规模的部分家庭之中;而其中真正起作用的“鸡娃”教育,则更是少之又少。
鸡娃势头减弱,将会跟教育政策的变化有关系。
我的一个朋友前段时间问我,她应不应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老家去念书。因为在省会城市,她担心孩子会考不上 。
你们知道的,现在差不多全国初升高的比例都在百分之五十左右。但是五线城市的百分之五十和一线城市是不一样的。
有些地方满分七百五的情况下,没到六百分就别想读 ;有的地方只要四百多分就可以取得 生资格。
而如果孩子读不了 ,未来就只能选择中职。她不希望孩子走这条路。
我问她:“那么你想过没有,按照现在的政策,如果你的孩子是在小地方参加的初升高考试,那么将来她也就只能在小城市念书,小城市参加高考。而小地方的高考成绩是远远比不上省会城市的。”
这就是所谓:小城市初升高容易,然而高考不占优势;大城市初升高难,但是能过中考这一关的,高考都差不了。
换句话说:但凡中考是地狱模式的,高考就有保障;但凡中考容易的,高考的一本率甚至本科率就相对较差。
你不可能什么都占。
这是一件远比“鸡娃”要现实得多的事情:有些地方不用鸡娃,孩子只要自己稍微有点想法,就可以既保证快乐童年,又能成为 生;有些地方全家上阵,最后还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进入职高。
这件事情,哪怕是在十年前,大家也很难预料到。
而未来教育政策还会发生多少变化,谁又能说得准呢?
而从教育规律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说,有为数不少的孩子小学初中表现平平,到了 才开窍,最后高考考出亮眼成绩。这些孩子如果过早地被种种急功近利的鸡娃行动“催熟”,说不定反而起反作用。
我现在班上就有一个孩子,小学初中都平平, 文理分科之后成绩忽然就上来了,现在已经稳居年级前三,全市前列,就连原来最薄弱的语文和英语都进入了年级前十。他妈妈吓坏了,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忽然成绩变得这么好,隔三差五就跑到学校来和老师尬聊,问自己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正常不。
我刚开始觉得挺别扭,后来想明白了:她还没习惯做“别人家的孩子”的母亲。
她周围那些从小鸡娃的家长,想必对她是羡慕的。
但这样的孩子我每届都能遇到,共同特点是一开始比较贪玩,心智年龄也小。上一届那个一开始在班级中等、最后进入年级前十的孩子,高一的时候还在班级群里生气骂过班主任。高二忽然就懂事了,连写字都变好看了。
一个焦虑的教育环境,能耐心地等待这些大器晚成的孩子们吗?
很有可能,他们在小学阶段就被爸妈逼着去各种培训班,然后因为表现不好被一再打击自信;到了初中时又因为叛逆令父母失望,于是渐渐自己也放弃自己,然后中考随便发挥,去了一所很一般的 或者职高。但因为过去的成长岁月里一再被打击,已经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而拿当下来说,大部分的鸡娃教育,本身效果也不一定像家长想的那么好。
由于我自己也是一个母亲,要说完全没想过鸡娃,那是不可能的。我关注过许多鸡娃的内容,包括学习资料、公众号、视频、网课、线下课程……
学习资料什么的还好,科学运用一般效果都不错。但这是需要门槛的,家长必须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和很强的执行力,这又衍生出另一个问题:时间。
网课和线下课程则大多数志不在教学,而在给你一种学到了知识的错觉。
真正的教育,起效是很慢的,但家长送孩子去培训班是花了大价钱的。如果没有一天一个进步,一周一个突破,一月一次升华,这钱不是白花了吗?
所以,错觉比知识更重要。如果没有错觉,那就一定要让孩子和家长开心。
但你们花钱,真的是去买开心的吗?
总结:
1.教育和生活中大多数事件一样充满变数,过于执着只会徒增焦虑,还毁坏了你和孩子宝贵的亲子时光。
2.如果非要“鸡娃”,尝试选择更能提升孩子综合素质而非增加具体知识的培训。越是幼龄阶段越不要在意具体知识的学习,而更应该重视孩子学习时的体验与心情。
3.无论任何时候,如果要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鸡娃教育”中二选一,都一定要选前者。要为他保留赢得未来的本钱(健康),而不是花大价钱去给他补一堆某场考试完毕就不再有用的东西。
4.如果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真的在学习上不是很擅长,也不必觉得孩子这一生就毁了。目前我国的 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十几年后的情形是什么样很难说。要知道中职生比 生值钱也不过就是二十多年前才结束的事情。
5.最最重要的是,无论你“鸡娃”还是“不鸡娃”,如果发现孩子有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都要支持他,保护他的热爱。往大了说,没准将来他就在这方面搞出点动静来了;往小了说,这至少可以保证将来青春期他叛逆到不想和你说话了,你也不用担心他精神上没有寄托,走上极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