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学

积极开展小学语文美育工作, 提高学生对社会、学习、生活的认识

当前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较多,教学内容也有很多,且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而美育主要是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建立对美的追求,并在心灵深处建立对美好事物的高度认同感。小学是学生增加语文知识储备、建立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学生的审美意识就会有所加强。而美育就是要求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肯定和关注,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提高对社会、学习、生活的认识。

美育强调以人为本,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完成自主学习探究,特别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为学生提供愉悦的语文课学习氛围,并鼓励学生学习最新的语文知识,提高对汉语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美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美育主要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并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提高学生求实、进取的自信心。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并学习如何提高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充分考虑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教育情况

小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当前语文教育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积极思考如何培养有用的人才,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方法。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学习美育与语文教育的融合策略,从而引导学生建立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1.1语文教师对美育知识认识不足

小学语文工作要求教师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品质。而现有的小学课程思政体系下,教师对美育知识了解较少,在开展教学时很少渗透关于美育教育的内容。美育给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重大的冲击力,教师应该仔细思考美育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将美育引入到语文教育工作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美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是融为一体的,语言是学生审美思维的外在表现,也是小学生交流自身对美的看法、沟通感情的工具。

小学生在感知美的过程中会用语言的形式表达自身对美的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学会发现美,学会评价、欣赏美。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学习过程中学会用审美的角度看待问题,让学生具备对语言、文字和文章的审美鉴赏能力。但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审美教育工作仍然需要创新形式,丰富美育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具备审美的能力。

1.2小学语文美育方法有待创新

小学语文教师目前虽然认识到了美育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才、思、情、趣”。但是教师开展语文教育工作时,对美育实践重视不足,且教学方法不新颖。美育方法创新主要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感受和认识语文知识的美,并鼓励学生建立对语文知识的正确认知。现有的自主合作学习、网课和翻转课堂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结合语文的相关内容来开展具体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本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教师应该仔细思考现有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况,有针对地加强美育渗透教学活动。教师应该积极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渗透有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相关的知识,特别是为学生提供有力的教学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1将语文教育与美育相融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美育与语文教育的融合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发现美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月夜的景色,并为学生提供色彩鲜明、动态化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感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诗词的意境美。该视频主要涉及“皎洁的月光从树枝掠过,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鸣声”、“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青蛙叫的声音,好像青蛙在讨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等内容。学生在观看该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作启迪式的提问,让学生分析该古诗词所涉及的画面中月夜的景色与作者的心情之间的关系。

其次,教师可以在播放画面的过程中,选择与该古诗词相配的音乐节奏,来提高该教学情景的渲染力。教师让学生分析该古诗词中所涉及的景物有哪些,这些景物在古诗词中发挥什么作用等。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发现虽然风、月、蝉、鹊等为平常的景物,却在作者的笔下扮演了及其重要的角色。作者通过写景,来表达眼前的夏景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学生在这种教学情景下,往往能够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理解辛弃疾当时的心境,共情作者的生活体验。

2.2加强师生互动,满足小学生的审美需求

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审美需求,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完成语文知识探究过程,并让小学生深入分析典型的语文问题,找到语文学习的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合作探究语文知识,并让小学生分析语文知识规律。学生在认真感悟课文中的形象美时,就逐渐掌握了如何用词造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会。比如在《繁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分析“自己所观察到的星空模样”,然后再让小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创设合作探究式课堂,让不同小组的同学分析繁星与天空的联系,并就文章中优美的句子和感情丰富的词语进行解读,进而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在自主合作阅读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写作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2.3注重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学生鉴赏汉语言文字句式的过程,也是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的过程。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理解文字、语言的影响,并积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和背诵经典名句时,建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次认知,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内容,阅读和背诵经典名著中的部分内容。学生在阅读这些内容后,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该句子的背景,并让学生对此有深入的解读。这句话来自于《周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该句子的美,并让学生着手梳理写作提纲,找到这句话的写作适用范围。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结合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对该句话的解读深度,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思路。

教师可以适当地点化学生,并让学生理解经典文学作品中这句话所蕴含的道德智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美和生命规划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自强意识,并让学生积累优秀的作文素材。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自强、自力相关的素材来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组汇报自己所感受到的自强实例、奋斗历史等作文素材,表达自己所认识到的相关内容。

2.4结合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方法

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技巧。教师要在平时鼓励学生积极阅读课外文章,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在此过程中,教师只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书目,并对所阅读内容的质量进行适当的分析和指导。然后,教师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学会鉴赏所阅读的文章内容,具体可以以问题探究式的阅读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所阅读内容的好奇心。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阅读书目,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书籍,并对文章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进而提高学生对文章总体情况的把握。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有所积累,特别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情感、细节、语言的美。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写读后感,进而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之情。学生在确定写作题目、作者、内容等内容的过程中,会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写作兴趣。同时,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3总结

教师应该积极挖掘审美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特别是要统一语文教育与美育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发挥美育与语文教育的融合作用。同时,小学教师应该仔细思考学生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