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985毕业生裸辞后当服务员: 学历它不是个一劳永逸的玩意

最近微博有个议题,叫“985裸辞后的现状”。主人公29岁,985工科毕业,在500强干过,也在国企待过,大概是1线城市买不起房子,于是回了二线找了家私企做。

大概是私企太累了,男主打算躺平一段时间,没想到这一躺就起不来了。互联网做不下去,别的又不会,去餐厅打碟月薪只有3000,想不通这日子咋混成这样,只好删掉了所有好友的联系方式。

这件事之所以能上微博热议,不在于裸辞,也不在于躺平,关键是这人是个985毕业的。

这说明学历的地位正在发生微妙的转变。

一方面,985的学历不再是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不能直接帮助人找到合适的工作。

另一方面,大家还是对985的学历抱着莫大的期望。要不然这问题就不会上热搜,失业躺平的人多了去了,只有当985毕业的也开始躺平,才真正令人感到忧心。

有人甚至觉得985的学历找不到工作是不可能的。所谓找不到工作,不过是当事人好高骛远罢了。(照这么说,当服务员也不能算没有工作。)

大家对学历的认知,同学历真正的含金量已经发生了偏差。

首先,学历歧视还是存在的,HR拿到简历先把不是985/211的简历挑出来扔了,这绝对不是段子。

那么多父母使劲浑身解数,掏空家底送娃上补习班,是为了啥?不就是图一个好的学历吗?

985就是孩子今后人生的保障,这是大多数父母的真实想法。有相当一部分父母,至今仍然觉得高学历是跨越阶层的唯一法门,只要娃上了985的船,就该一路扬帆远航,平步青云。

就连985毕业生自己也觉得理应如此。

你们想,凡是能上985的,无不是应试教育的胜利者。寒窗苦读12年,就算开窍晚的,能上985至少也领跑了5-6年吧!学业上的长期领先难免会让人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

尤其是和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同学作对比,考上985的学生自然而然就觉得自己比人强。

躺平的985男主,为什么要删掉同学朋友的通讯记录?作为旁人,未必就那么在意他人的境遇。

是他自己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我本来该比同学们都强,我考上了985,我的同学说不定连大学都没考上,可是我现在却在从事月薪3000的工作,当一个不用大学毕业都可以干的服务员。所以我不想任何人知道我的现况。”

事实上,大学扩招那么多年,虽然考上985还是很难很难很难的,但是每一届985大学产生多少本科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大家算过没有?

假设每年放出20万985大学毕业生,再加70多万211大学毕业生,每年就有将近100万学历过硬的人才被放到求职市场上。(这个是本科数据,研究生、博士生还没算,仅仅是一个粗略的估算)

这一年一年累积下来,市场所需求的岗位又没有以每年100万的速度递增,结果就是985/211的学历越来越泛滥,在HR那里根本就不稀奇。

就像80年代——90年代末的留学生,那时候留学叫作“镀金”,随随便便一个外国大学毕业的,HR都觉得这简历“弹眼落睛”。

十几年过去,留学生越来越多。HR吃过亏上过当之后,就学聪明了,即便是留学生,也要先看能力再看学历,学历也不再是只要洋学历就照单全收,也要看看到底是排名靠前的大学,还是野鸡大学了。

985的学历其实眼下也有点类似的尴尬。很多瞧着并不那么高大上的岗位,都有N多985,甚至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博士生去应聘。

比方说现在武大招的辅导员,基本都是藤校的海归,或者985的博士起步。

再比方说一线城市中小学老师的学历严重溢出。

按说中小学老师,师范大学毕业就可以胜任了,但是北京深圳的中小学,在招聘的时候,一般的985学历都进不去,得是清华北大的硕士才行。

有朋友还告诉我,她认识一个以前的北京市理科状元,北大研究生毕业,现在正在小学当数学老师。还有一位清华本硕博连读的同学,毕业以后直接去某思做了奥数老师,专门辅导奥数夺冠的学生。

说白了,这就叫做“卷”。

这些信息,可能会有些以偏概全之嫌。但这是一个信号,学历,越来越不能当饭吃了。它可能仅仅起到一个筛选的功能,可以帮助你进到一些HR的“法眼”,但光有学历,没有能力,最终求职还是会碰壁的。

就像几个求职类真人秀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上班吧,妈妈》所展现出来的那样,面试的时候,应聘者都手拿一堆留学的,清华北大,顶尖985的文凭,但最后真正留下的,并不取决于文凭,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谈吐、能力以及眼缘。而留下的人也并不等于真的就能留下,还是得看能不能过试用期。

其实我很同情裸辞后躺平了起不来的男主。

高考+996+长时间高强度的加班,叠加在一起,对人是一种损耗。所以互联网公司不爱招35岁以上的,就是因为体力和精神不够使了。

而裸辞男可能“磨损”得有点严重,别人35岁以后走下坡路,他30不到就不行了。

就像他形容的:“心累”。身体的疲劳好解决,睡一觉就好了,心累要怎么解决呢?

这种心理上的疲劳,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绝望。

高考的时候,有人给他鼓劲加油:考上大学就好了。

上大学的时候,努力读书,参加各种活动,他想的是上班了就好了吧。

上班以后发现天天996,加班加得喘气的时间都没有,关键累得半死,还是离结婚安家遥遥无期。

他又想,回二线城市吧,毕竟房价没那么高,奋斗几年就好了吧!

然后回到二线,发现还是没有指望。这才彻底躺平了,他一路走来,一直勉强自己努力却看不到奔头,这心能不累吗?

跑长跑的都知道,如果路程确定,那么无论多长都不要紧,跑就是了,每一步都是在靠近目标。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路程,那就会跑得格外辛苦,因为你压根不知道自己啥时候该冲刺,啥时候该节省体力,啥时候又该放弃。

所以年轻人,以及父母,不要把一切都押在学历上,学历的作用是递减的。

年轻人还是要做好一个长期的规划,最好能找到一个兴趣和收益的平衡点。也即是赚钱的行业里你最不讨厌的,跟你喜欢的行业里最赚钱的,在它们的交集里选一条路,做好长期的职业规划,这样当你心累的时候,起码这个活你没那么讨厌,还能坚持一下,当收益减少的时候,你很清楚,别的活纵然钱多,但你是真干不了。

如此方能走得更长久一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