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职再次“吃香”, 近300万名青年以“扩招”之名走进高职校门!

据中青报援引教育部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我国高职分别扩招116.4万人和157.4万人,近300万名青年以此走进“大学校门”。

高职“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时代。

几十年前,高职曾有过一个“高光时代”,初中毕业生能上专科就不读 、上大学。原因是当时的教育机会相对较少,专科毕业就能直接就业,收入还不错。

后来初 毕业生逐渐不太愿意上专科学校了,最大的原因还是就业。

随着普通高等院校扩招,用人单位优先录用和晋升有本科甚至硕士、博士文凭的毕业生,这让专科学历不再“吃香”,甚至成为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

于是,一边是每年有学子挤不上“独木桥”,一边是高职院校连年招不满。

如今,高职再次“吃香”,从年年招不满到连续两年扩招,这在我国 发展史上绝无仅有。

扩招一滴水,折射社会变革

之所以能“回归”主流,扩招之所以从普通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校的“专属名词”到润泽高等 ,背后首先是多年来国家对教育持续加大投入、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自然结果,更深刻的在于现代 重新找准了就业定位,并且在个人、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结点积蓄起强劲动能。

于学生而言,读高职好就业了,由于高等 改革后与社会需求对接紧密,热门专业经常是“入学即就业”,甚至用人单位提前预订毕业生,让一些明星班实现“200%就业”;于企业而言,得益于近两年来“双高计划”的实施,高职也有了顶尖名校,毕业生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大大缓解了技术人才的招工难题。

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直接推动了我国服务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突飞猛进。

有数据显示,以上领域的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于职业院校毕业生, 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

尤其近几年,新兴行业的从业人员在职称、入户等方面得到不少城市“开绿灯”,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高职毕业生。人才素质与教育质量同行并进,与其说这是 的升级,不如说是再造了一个 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高职扩招再提速,关键也在于提高教育质量

扩招通常意味着规模扩大,但盲目扩大规模往往造成过犹不及的后果,现代化 应该改变规模效应,而着眼于把劳动力存量转化为优质人力资源,让高职教育进容易、出精品。

此外,目前虽然高职获得的社会认可度明显提升,但还远远达不到现代企业转型需求的效能,高职教育想要吸引高层次人才还需打破学历天花板,让普通 和高等 能双向流动。唯有数量、质量齐头并进,高职教育才能重新“吃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