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考的好不如报的好。”拼死拼活努力十二载,一旦选错学校,努力都会白费。谁不想有一个好的未来呢?但真的好纠结,纠结报哪个学校。现在高考填写志愿有96个选择,但依旧有人会滑档,明明是一本得分,但滑档到专科。究竟该如何报考才能不损失一分呢?小青学姐和你一起探讨一下。
凤尾有什么好?
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人问去一本学校的差专业呢?还是去个二本的好专业呢?很纠结,不知道选哪一个。可能大家是受宁当凤尾不当鸡头的影响,觉得去了好学校,优秀的人太多,老师也不会重点关注你,全靠你自己。去一个中等的学校,去了你就是第一,而且老师还会重点关注你,把你当成宝。这是大家都愿意去中等学校的原因吗?
不是这样的,这个说法是我们去 的评判标准,大学不一样啊。大学里的学生主要是放养,你学不学,和老师关系不大,到最后你挂科,拿不到奖学金、毕业证是你自己的事情。老师只负责传道受业解惑就可以,想要拿高分靠的不是上课哪一点时间学习,靠的是你课下坚持不懈的学习。
师资实力决定学校实力,师资质量决定学校质量,师资水平决定学校水平。老师教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法律、会计之类的具体知识,这些不上大学也可以自学。老师带给学生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的核心是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建立之初,需要老师来引导他。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知识的方式,都会被老师讲解得更深刻,更简单。这里面有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需要老师来引导。
而且一本学校里面,汇集了更多的优秀人才,而这些人才也是你的人脉。去年大火的一项全民运动你知道吗?“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帮忙砍一刀。”现在拼多多已经上市了,成功在京东淘宝两大巨头之间杀出了一条血路。黄铮是怎样建立起他的商业帝国的呢?
很多人都猜测黄铮肯定是富二代,不然不可能那么短的时间建立起来这么庞大的商业帝国。其实不是的,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但他一路学霸。从一次奥数比赛开始,一路保送到浙江大学混合班,周围的同学都是学霸中的学霸。黄峥成绩突出,还入选了梅尔顿基金会,成为了校园内外的风云人物,后来还遇到了浙江大学的学长段永平。
2006年段永平以62万美金的价格买下来和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这一顿饭还可以带几个人同行,段永平选择把黄峥给带上了,就是这顿饭,让黄峥成为了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坚定支持者。他相信价格永远围绕价值波动。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宁愿当凤尾不当鸡头的原因。
为什么不要鸡头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双非本科、大专的学生都开始考研、升本了。是我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还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踏入社会,大家都会带一个有色眼镜,985看不上211,211看不上普本,普本看不上大专,大专看不上职专。大家之所以都往上考,都是因为想要有一个好的工作。
现在农民工一天三百,IT精英一天也是三百,但是受累程度呢?以后再过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后,两者还在一样的薪资水平吗?不会的,农民工所干的工作,今天我年轻我挣得多,明天别人比我更年轻,他就会把我给替换掉。IT精英所干的工作,随着经验的增加,自身的价值越来越高,慢慢成为行业不可替代人才。
而且去一个差一点的学校,意味着你的同学可能和你在一个水平,也很有可能比你的水平还要差。当你想要和他讨论问题的时候,他不能提出好的观点,可能会一味地附和你。或者直接劝你和他一起玩游戏,还不是一个人在玩,是一个宿舍的人一起玩,把热爱学习的你当做一个怪物,排挤你、孤立你。
学校的老师刚开始的时候,会管着你,让你认真听讲。但是一个班上课,睡觉、打游戏、化妆,干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学习的,也没有回答老师问题的人,老师会变得麻木,没有激情,以至于他不愿意和你聊任何学术上的东西,只想上完课就撤。
考得好不如报的好,是每年开学之后,大一新生深深的感悟。鸡头和凤尾,看似只是一分之差,只是选择不同。实际上是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选择了不同的人脉。同学情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取代的,这四年的感情是最纯粹的,有个好的同学,他可以像段永平帮助黄铮一样,是你一生的贵人。不好的同学,天天找你打牌,天天和你抱怨生活对他多么残酷。
对自己上好学校没把握的同学,可以选择捡漏一下,说不定就捡到一个好学校呢!如果不知道如何捡漏,学姐可以和你一起参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