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aybet雷竞技

乐享教室 | 儿子差2分落榜清华, 林徽因不甘重查试卷 结果……

最好的教育,不是把孩子们培养成父母心目中的样子,而是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孩子感觉不到被教育,帮助孩子实现自由成长。

01

高考成绩刚刚公布,

有人欣喜若狂,

也有人伤心失望。

可有一个人,

曾经在高考试卷上写下了不该写的字,

结束以后却满心欢喜。

——他就是梁从诫。

才女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

都是建筑学的泰斗。

两个人志趣相投,

一个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一个是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对儿子梁从诫自然也寄予了厚望。

梁从诫从小就有惊人的绘画天赋,

当别的孩子还在贪玩时,

妈妈林徽因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

学习各种建筑学知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要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懂事的他从来没有对父母抱怨过。

按照林徽因的设想,

儿子考上清华大学建筑系,

不仅没问题,

将来还能继承父母的衣钵。

遗憾的是,

儿子的高考成绩出来,

却让她大跌眼镜:

两分之差,无缘清华!

林徽因心有不甘,

那么优秀的儿子,

怎么会考不上?

会不会是阅卷环节出了问题?

如果把这2分的差错找到,

孩子就能顺利就读清华建筑系了。

为此,她要求重查试卷。

可当她看到儿子的试卷时,

瞬间变得哑口无言。

原来,儿子在其中一张试卷上写了11个字:

“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

这就是那2分没能得到的原因。

起初林徽因很生气,

但后来还是想通了,

毕竟,强求无用。

她最终尊重了儿子的选择,

鼓励他报考北京大学历史系。

后来,梁从诫顺利考入北大,

学习了自己热爱的历史学。

毕业后,他没有辜负这份热爱,

在历史学和环保领域,

都取得了一番成就。

02

有人说,

高考不过是考试,

填志愿才是人生。

的确如此。

高考能够帮助孩子们迈进大学门槛,

可孩子们真正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和专业,

却对他们的人生影响深远。

学者易中天讲过,

他的女儿刚上高三时,

曾经问他怎么选择专业。

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提了“四项原则”和“三维坐标系”。

所谓的“四项原则”就是:

兴趣原则,你选的专业应该是你最感兴趣的;

优势原则,你选的专业必须最能体现你的优势;

创造原则,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要具有创造性;

利益原则,有良好的发展前途,最好能够赚钱。

“三维坐标系”:

即城市、学校、专业这三个坐标系。

四项原则和三维坐标系,

结合考分,找一个最佳结合点。

他希望通过这种引导,

让女儿自己做出选择。

经过仔细分析,

女儿立志成为一名设计师。

接下来,易中天又花了近一年的时间,

把女儿考虑范围内的近百所高校跑了个遍,

并实地拍摄了这些学校的资料,

列出了这些学校几年内在当地的招生排行榜。

他把资料交给女儿,就不再过问了。

一年后,女儿考入了同济大学。

城市、学校和专业,

一切都是她自己的意愿选择。

她在大学期间成绩优异,

年年都拿一等奖学金,

毕业时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尊重孩子的选择,

接纳孩子的兴趣,

对父母来说恰是最难的。

在很多父母看来,

孩子懂什么,

自己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

还不够指导他/她吗?

为孩子趋利避害,

选择一个“稳妥”的专业,

毕业后有个体面的工作,

似乎是为人父母的本能。

03

控制型父母,

总是希望孩子遵从父母的意愿,

却不会问他们开不开心,愿不愿意。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

齐明月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不仅长得漂亮,

还成绩优异,听话懂事。

这样一个“完美”的孩子,

过得怎么样呢?

妈妈几乎包办了她的一切,

大到报什么辅导班,

只能和哪个同学交朋友,

小到穿什么衣服,

吃什么样的食物,

全部都要听妈妈的。

她想买白色的衣服,

妈妈讽刺她,不爱干净还选白色;

换成黑色后,妈妈说这么年轻穿什么黑色;

她只好接受了妈妈替她选的粉色,

妈妈又反过来说她,

和爸爸一样,一点主见都没有。

明明成绩优异,

可在妈妈眼里她不过是“万年老二”。

只有拿了第一才像样。

妈妈不仅为她选好了大学,

挑好了专业,

还为她设计好了职业……

根本不管她是不是喜欢。

她想去北京发展,

妈妈说她心理素质不行,

去了北京也没用,

不如留在老家考公务员。

最后,忍无可忍的齐明月终于爆发了。

她控诉妈妈:

“其实你一直都不了解我,

我从小最擅长的就是撒谎。

你一直想要一个乖女儿,

你不让我干的事情,

我在你背后,全部偷偷地干了!”

妈妈这才知道,

为了摆脱她的控制,

女儿在高考时故意少填了一张答题卡,

不惜赌上自己的前途。

控制型父母,

结果会怎么样?

要么得到一个顺从却不快乐的孩子,

要么得到一个叛逆却不自信的孩子。

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

所有的控制,背后都有一个理由:

我那是为你好,我会害你吗?!

04

有没有想过,

如果孩子完全听从父母,

后面会怎么样?

一个爸爸因为孩子不听自己的话,

很是苦恼,于是去请教一位咨询师。

那位咨询师问他:

“你对你的人生满意吗?

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他答:

“一般,40分。”

咨询师反问他:

“你让你的孩子什么都听你的,

然而,你给自己的人生只打40分?

那么就算你的孩子全都听你的,

他充其量也只有40分。”

听了这一番话,

这位爸爸瞬间沉默了。

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

可是父母规划的路未必适合孩子,

即便适合,孩子也未必喜欢。

当孩子和我们的预期有差异时,

有效的做法是:

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

引导孩子将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情上。

拿高考来举例,

我们可以多为孩子普及知识,

不同的城市、学校、专业信息,

为孩子埋下更多“梦想的钩子”,

把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他们,

而不是直接否定他的选择。

05

亲密和分离,

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最令人钦佩的永远是这种父母:

孩子年幼时,给予亲密陪伴;

孩子长大后,懂得得体退出。

而很多父母,都欠孩子一场得体的退出。

抗疫英雄陈薇院士曾对儿子说:

“你这辈子,做好两件事就可以。

第一件事:娶自己喜欢的女人;

第二件事:做自己喜欢的事业。”

孩子们都会有自己的人生,

父母或许可以控制孩子的人生轨迹,

却没法控制孩子的人生价值。

如果可以选择,当然希望他——

和自己真心喜欢的人过一生,

和自己热爱的事业过一生。

尊重他的选择,

并允许他成为他自己。

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关口,

不管孩子考得怎么样,

无论孩子能不能上名校,

都请一如既往地,爱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