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baybet雷竞技

致高考生:无人能替你安排好人生

原创维舟维舟收录于话题#社会观察35个

每年高考,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都像是一次成人仪式:这是一代代人在漫长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重大抉择,虽然未必“一考定终生”,但也绝对不轻松。也因此,由此引发的感慨,总能激起无数人的共鸣。

看到豆瓣上“一棵大树”感叹,自己“基本上人生的前20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直到毕业四五年后,才开始意识到自己职业毫无规划,没有人脉,见识又浅,从小地方到深圳,跌跌撞撞地不断碰壁、被击垮,再站起来。相比起来,有些人即便能力不如自己,但其父母早就一步步帮他们谋划好了将来。

大城市的孩子和农村孩子除了物质上的差别,还有更重要的一项——父母的指导性意见。很多优渥家庭的孩子,父母早就为他们谋划好了这一生,能够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所得总结出来,指导子女更好地生活。而农村的孩子,很多家长本身对世界的认知就不足,大部分是体力劳动者,没好好地看过这个世界,只是埋头苦干赚些血汗钱,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但不知道具体的操作。

虽然他说“从来没有责怪过父母”,但显而易见,就像有些家长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他也确实羡慕“别人家的家长”。因为在他需要父母的“指导性意见”时,他们限于见识、资源和阅历,都无法提供,甚至他们自己的人生就没有规划。没有“几代人积淀的成果”,他只能自己付出代价来摸索。在某种意义上,这就像是说“我想换个爹妈和人生”。

我也是乡下孩子,某些观察和经历和他不无相似,但结论却和他不同。高考前夕我就发现,班上像我这样住读的农村学生,父母大多确实不会给你什么“人生规划”,也给不了,但你也因此有决定自己怎么走的自主权;而家境较好、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城里同学,却要面对父母的强大干涉,因为他们觉得比你更懂什么对你更好。

大学毕业时也一样,家里有点路子的同学,家长早早就发话了,“你不用自己找工作,爸爸都帮你安排好了”,如果你对这些安排不满意,非要走自己的路,那就要做好准备面对他们日复一日的炮火,甚至等着你出乖露丑,才回心转意认识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平心而论,父母的“指导性意见”并不等同于控制,但很多家长并不清楚其中的分别——在现实中,这常常意味着“照我说的去做,父母都是为你好”。有时这与其说是实现你的人生规划,倒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父母未实现的愿望。更糟糕的是,有时父母既会阻止你按自己意愿成长,却又对你能做什么毫无思路。

确切地说,这也未必是城乡差别,而取决于父母的个性、资源和亲子互动等一系列因素——当然,孩子本人的自主意识也极为重要,虽然在家庭中,这种自主意识本身就常常取决于父母如何容许、培养和塑造。

我初中时有个好友,成绩优异,和我一样是乡下孩子,但家境比我好,又因两代单传,在家里非常得宠。初中毕业时,他本已考取县重点,但家里却通了关系,把他的档案调取出来,让他去读中专——因为他们太宝贝他,怕他读大学后多半就留在上海工作了,何况在当时大学毕业不包分配,工作常常还不如中专生。没想到,还没等到他中专毕业,形势就发生了变化,中专文凭不再吃香,在岛内又找不到好工作,他到头来还是去了上海,工作之余还不得不去读夜大。

事后多年,他父母追悔莫及,说“早知道他还是走了这条路,当初就应该当然他读崇明中学”,但他们当时难以预见,也确实真心以为是两全其美的(既为孩子好,也把他留在身边)。至于我这位朋友,我没听他跟我当面怨怪过父母,但说实话,当时我对他如此顺从地任由父母安排自己人生,也是有些失望的。

其实那时我父母也觉得中专挺好的,更不希望我学文。父亲说我最好去卫校学医,因为“无论时局怎么变,医生总归要的”,不会失业,将来还能照顾到家里;母亲虽然说“只要你有本事,能飞多高就飞多高”,但也并不坚持我一定要读大学。

我当时坚决要读大学,还以那种少年意气的口吻说:“你们要是不让我读大学,我一辈子怨恨你们。”她说:“那你要是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我说:“那我怨自己不努力,不怨你们。”

这番话,母亲多年后一再提及过,有时带着一点庆幸,又或归结为我“懂事早”,但我倒是逐渐意识到,我那时的自主意识本身,其实也和父母能放手有关。在我小时候,家教也很严,但跟很多家长不同的是,从我上初中之后,我爸妈就逐渐有意识地把自主权交还给我了。

他们当然仍会有不同看法,但那既不是指导性的,更不具强制性。初三时决定读中专还是一路去读大学,他们就确立了一个原则:爸妈会向你提出建议,但这是你的人生,最终仍由你自己决定,不过,如果你的决定带来了不好的结果,到时候你不能怨怪父母当初没劝告过你。

这是一个公平的交易,我也一直为此感激他们能放手让我自主。在我读 后,他们更加放手,母亲当面说:“我和你爸都只读到初中,你现在看的书,爸妈都已经看不懂了。你要自觉自愿一点,不要觉得自己是在为我们读书。往后的路,你得自己走了。”

我到现在还是相信,无人能替你安排好人生。现代生活太复杂不可预测,指望父母能及早帮自己预先都准备好,这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更不值得羡慕。

当然,个人自主选择也并不等于“瞎摸索”,过来人有价值的点拨总有时也好过费时费力去亲身试一遍,但这些帮助常常未必来自父母(他们毕竟不是全能的),而且就像“小马过河”的寓言所说的那样,即便是同样的道理,自己亲历一遍还是很不一样。

毫无疑问,在这个问题上,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都会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都不稀奇。有些人享受父母给自己一路都安排好了,有些人却会怀疑这样“楚门的世界”究竟意义何在,还有些人,或许根本不需要父母给自己什么指导和规划,别控制自己就够好了,甚至要跟父母彻底断联才能像个正常人。

乍看起来,这里的一大关键是父母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有限性:如果没能力指挥,就别瞎指挥了。但在现实中矛盾的是,往往越是没能力的父母,控制欲还更强,而有自知之明的,则通常是控制欲更低、能力更强。

总的来说,环境越是开放,父母要想完全控制环境,安排好下一代的人生,就越是困难——即便看上去可以,那也往往只是一种短暂的错觉。这说到底其实不是能力的问题,而关乎边界:要明白,即便亲同骨肉,那也是另一个人的人生,懂得自己“有所不为”,对父母来说,恐怕比“有所作为”更重要。

这也并不只是家长里短的琐事,所谓“家国同构”,亲子关系至今仍隐隐然是我们整个社会结构的原型。

那些期望着父母能替自己谋划好人生、安稳度日的,其实是一种“不情愿的独立”,他们并不享受自主性,只是被逼到了这一步,这也是社会转型期所涌现的典型心态。

事实上,很多“城里孩子”的父辈就是这样:他们自己早年靠自己拼搏才获得成功,于是当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时,就克制不住自己,想要去安排孩子的人生。

一百年过去了,一代代中国的“新青年”对“家长”的态度一直都在矛盾中摆荡:有时他们看起来像是要“冲决网罗”,但在“打倒父母”的口号背后,其实却又往往是对父母无能的失望,甚至自己就想做一个“更强大的父母”。只有个体逐渐趋于独立自主,摆脱这样的循环,中国社会过度紧密的代际关系才不至于那么紧张,给新一代自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