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app雷电竞

推胶的研究生

□本报记者谭月通讯员李鑫

入职一年,苏大炜仍记得初到锦州石化公司化工二车间,书记朱烨给他的忠告:对事业有追求,要能踏实地承受高强度的劳动。如今,在高温与噪声交织的橡胶厂房里,每个班次推2.5万多公斤的胶块,苏大炜发现自己对“高强度”有了与同龄人不太一样的理解。

28岁的苏大炜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专业,2020年夏天成为一名炼厂员工。“我的同学们大多在科研部门充当主力。”同样的高学历,不一样的职业轨迹,从处理岗的操作员到橡胶库房的推胶员,他被同窗调侃为“跳崖健将”。

就在两个月前,化工二车间的推胶岗因为自然减员,出现了劳力短缺。这个“码头苦力”的岗位,钱少活累,几乎无人问津。“大炜,油二代要多历练。”父亲的建议里永远夹带着严苛与继承,那是老一辈石油人特有的坚韧与固执。

带着研究生的光环,苏大炜找到了车间主任,表示自己可以去推胶岗补缺。面对480元的低岗贴、211学校毕业的研究生,主任孙书义并未感到诧异。化工二车间是锦州石化“一块胶精神”的发源地,历代橡胶人把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写进了职业规划。虽然岗位与学历不成正比,但是60后的主任仍旧坚信,好的石油人就要从最底层干起。

“好样的,小伙子。”就这样,主任拍板,“跳崖”成功。

第一天上岗,师傅丁立全交代了安全注意事项,培训了推车使用技巧,强调了“熟练工”三个字。显然,这是个没技巧、拼体力的岗位,师傅心里对这个高才生充满不解。最后,他对身高180厘米、体重115公斤的苏大炜说了一句:“你很快就能瘦。”

生产的连续性决定了出胶的源源不断,每隔10秒钟,一袋25公斤的胶块就会从传输带上滑下。苏大炜将其徒手搬到推车上,待7袋胶块整齐地摞成纵排,他借助体重优势,压低车把,让小车可呈倾斜角度行进,运送175公斤胶到指定位置,再迅速返回传输带,往复作业。

“今天推了150车橡胶,站了5个小时。”“师傅说,窗口有椅子,累了可以休息。但是他没说,我休,是需要他替的。”“一个往返缩短到5分钟,飒。”“工作服洗完不用晾了,反正穿十分钟就变成刚洗过的。”“10天,瘦4公斤,酷暑已到,冲刺两天1公斤。”在一个没有好友的微博小号里,苏大炜默默记录着岗位体验。不服输、不放弃、不抱怨,他用自己的方式活出偶像科比的坚韧,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只会自命不凡”的昵称,提醒自己保持斗志。

“高强度不是用来咬牙坚持的,是用来激发智慧的。”苏大炜更新了一条动态,附上自己设计的标准化立体库房的货架位置及叉车走位图。随着橡胶装置日益高产,公司即将为推胶岗增设自动码垛机和机械手,苏大炜主动承接了空间管理的任务。如何增大库容、规划路线,他给出了一套清晰的方案。

摘下口罩,苏大炜冒着青春痘的脸上,挂着一圈黑灰色的粉尘。举起一大杯水,几秒钟就灌下。工作服上的汗渍和脸上的汗迹条条辉映。他说,拥有一份有编制的工作,被还“漂”着的同学定义为“过上了可以安心变老”的生活。但是,体制内岗位的选择性并不会很大,苏大炜也曾怀疑艰苦工作的意义,但恰恰是工作治愈了他。

“小子,饭不能吃这么急,师傅替你干会儿。”“加油大炜,智能搬运靠你了。”在一个有爱有期待的团队里,他学会了接受工种的高强度,但始终没有忘记高强度背后的使命——新一代橡胶人的吃苦耐劳里,包裹着利用新技术改变现状的迫切。这种使命感,让他增加了一份技术骨干成长的信念,那是勇于打破固有思维、勤于钻研创新、善于发挥专业特长的原动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