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都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也不例外,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多名高分考生的家庭背景被公开。
这些高分考生大多数的家庭收入都是相对高的,从小接受到的教育资源都很丰富,父母从小的教育理念也很先进。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凭空而来,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父母的收入给孩子学习提供物质保障,家庭教育成为孩子的精神食粮。
家庭收入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本科双非的大学中可以看到很多农村的学生,而清北、985和211这样的大学中农村学生的占比就很少了。
基本上,越好的大学所对应的学生家庭条件越好;越普通的本科学校或者大专院校,来自农村的学生越多。
家庭收入越高的家庭给孩子提供的教育条件越好,从小到大上好的学校,补习班更是找好的老师,还要参加一些丰富知识的课外班。
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能够有个学校上就已经很不错了,大多数人都不会注重孩子的择校和课外补习班这些方面。
好的教育资源一般都在大城市里面,小地方根本没有什么好的教育资源,优秀的老师大多也都愿意在大的地方教学。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每个父母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提供好的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让家庭成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助力。
家庭的背景决定了孩子接触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家庭收入也影响孩子所处的教育圈子,这是真实的存在,现实且残酷。
钱很重要,但家庭氛围更重要
比家境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家里的学习环境,父母的处世哲学,这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甚至是失败之后的退路,因为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所以做事畏手畏脚的也比比皆是。
看过很多学霸父母的采访,发现智商高的天才确实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但普通的优秀也是有其成功的原因。
孩子小的时候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帮孩子树立良好的习惯靠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从小帮孩子培养好习惯,就是通往成功的最好的路。
而这一点,拼的是父母的眼界,拼的是家庭的氛围。父母的言传身教,胜过一切说教的语言。
看过中国诗词大会的都知道的一位选手武亦姝,小学的时候几次考试都没考好,成绩一直上不去,父母担心着急却又不知怎么办。
后来,武亦姝的母亲咨询了当老师的朋友,老师了解了大概情况后,问到母亲:“平时你是否和孩子一起读课外书,或者一起做过什么其他的课外拓展?”
母亲说:“这些都是课外辅导班的老师带着,我们父母没有参与其中。”
老师又问:“你们自己都没有以身作则,却还让孩子去培养自己的兴趣,你们觉得可能吗?”
这句话让武亦姝的母亲恍然大悟,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自己都不以身作则,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如何让孩子去培养更多的兴趣。
回家后,武亦姝的母亲退掉了孩子所有的兴趣班,父母两人经常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唐诗宋词,练习写字,有时候还会买一些汉服穿上对古诗词进行情景演绎,一起玩诗词接龙的游戏。
时间一长,武亦姝慢慢喜欢上了诗词,也喜欢上了阅读,从而丰富的自己的知识,开阔了眼界。而武亦姝最后也考进了清华大学。
真正的教育,从来没有捷径,不是一蹴而就的技巧,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有远见的父母,不是单纯的把知识灌输给孩子,而是一点一点培养孩子的兴趣。这个过程是以身作则的自律,也是不辞辛苦地坚持。
父母的眼界越开阔,孩子脚下的路越能走远。
教育拼的不仅仅是家庭收入,更是父母给孩子营造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始终是孩子通往成功的关键,而且是最为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