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焦点

七大防范让你远离招生录取陷阱

防范一:个人志愿被恶意篡改

对于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来说,自己原本慎重填写的志愿被他人篡改,这绝对是件让人冤枉至极的事情。

[提醒]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志愿填报所有信息和登录密码等资料,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以防发生高考志愿被他人恶意篡改事件。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

防范二:找“填报专家”被误导

某考生下载了一款某公司提供的高考志愿服务APP,并购买了尊享会员志愿填报服务。10天之后,该考生发现系统给出的一些分数线数据和官方数据有出入,于是联系软件客服。客服回应无法处理,而且个人数据被修改。此后,该考生多次联系客服,却一直无法处理。

[提醒]对于社会上各类咨询机构举办的收费咨询活动要提高警惕,一些高价收费的服务APP、网站或咨询机构存在不规范和安全风险等问题。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各地招生考试机构、招生高校举办的咨询活动要认准官方网站,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防范三:谎称“内部机动指标”招生

高考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急切的心态,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式,假冒高校招生人员、校领导亲戚等,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低分高录”等实施诈骗。

[提醒]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招生计划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向社会公布,未经有关省(区、市)公布的招生计划一律不得安排招生。提醒考生、家长应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

防范四:花钱“打点”获“补录”

“补录”骗局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

[提醒]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通过公开征求志愿录取。正规高考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

防范五:“野鸡大学”花样多

某些“野鸡大学”通常以各种虚假宣传、伪造招生办学资格、伪造招生宣传材料、谎称国家承认学历等伎俩,诱惑考生报考。这些学校都是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非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

[提醒]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会在教育部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发布,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登录教育部官网或在官微“微言教育”的“高校名单”栏目进行查询核实。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认清正规高校,切勿上当受骗。

防范六: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

骗子冒充高校(包括军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按照招生学校的网站制作假网页发布虚假录取信息,让考生将学费转入指定账号,以骗取钱财。

[提醒]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为此,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尤其是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防范七:办理出国留学掉陷阱

家长准备让子女出国留学,为了不通过留学机构交付高额中介费,委托低价中介帮忙申请国外大学,办理出国留学手续,支付其劳务费后,找不到对方,发现被骗。

[提醒]考生、家长选择个人申请出国留学或选择留学机构,一定要谨慎些,宜选择规模较大、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好、经营状态佳的留学中介,在缴纳费用时一定要看清合同,不要被所谓的优惠折扣“冲昏头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