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吴是个学金融的海归留学生,前年毕业回国找工作,找了几年,非常尴尬。
他的职业经历是这样的。
回国第一年,对自己的预期是在金融、经济领域找到一份工作,预期月薪三万以上。
他这个数字也不是空口就来的,他的同校同专业的师兄、师姐们,回国之后找工作,差不多都这个薪资待遇,他也觉得自己应该也拿这么多才正常。
但他没有考虑到一个重要的变量:
师兄师姐们找工作,那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海归文凭还是蛮吃香的,尤其是热钱涌动的金融行业,亮出海归学历,找个月薪两万、三万的工作,并非多难的事情。
然而时间到了今天,小吴毕业的这一年,不知为何,他去面试,发现自己的学历,在竞争者之间显得黯淡无光。
很多跟他一起来面试的,要么毕业于国外知名大学,而自己则是普通的大学。
要么跟他学校层次差不多,但人家是硕士、博士。
要么跟他学历、专业都差不多,但是有丰富的同领域海外工作经验,说白了人家在国外实习了很久,才回国找工作的,而且实习的公司都是知名大企业,说出来如雷贯耳的那种。
小吴直接无奈了:
这还怎么竞争了?候选人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能把他这点可怜的资历吊起来打。
原本,留学是为了让自己在找工作的时候能够鹤立鸡群,降维打击,轻松斩获高薪工作。
结果现实却事与愿违,花了那么多钱和时间,最终还是被迫进入职场的大卷筒,跟别人一起卷。
不得不感叹:现在的海归,真的跟几年前不一样了,不仅含金量没以前高,而且文凭也不如以前好用了。
为什么“海归”没有以前“值钱”了呢?有如下三个原因。
部分海归并不具备“海归”这个标签所匹配的实力。
我有个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同学,高考分数只够上大专,他就没去,报班学了一年英语之后,家人送他去澳洲留学了。
那阵子澳洲是国内很多学生留学的首选地,据说门槛低,环境好等等,所以那边国人学生挺多的。
同学去了之后,很快融入了当地——不过,不是融入真正的当地,而是迅速跟当地的留学生一起抱团,整天凑在一起玩。
虽然说上大学了,但实际上内心还是个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生,并没有什么自制力。
再者,这个留学生的身份,来的太容易了,所以他并不怎么珍惜。
在那所大学就读的四年时间里,他几乎只跟国内的老乡一起玩,四年下来,连最基本的英语都说不好,英语能力还不如其他从来没出过国的同学。
小编有个在大公司做HR的朋友直言:
“我面试海归,第一项考察的就是他的外语水平。如果他连他留学国家的外语都说不好,说明他这四年真的啥也没学到,我没法信任这样的人。”
国外的大学质量参差不齐。
以前人们一说起国外的大学,都觉得高大上,别说那些如雷贯耳的学校了,就算是没听过的,但只要是国外的,人家还是会不明觉厉。
于是,近些年,就有一些学校滥竽充数,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明明是个没什么水平的“野鸡”大学,却把自己包装成很有名的大学。
然后,靠着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吸引着国内的留学生前去读书,实则只是为了敛财而已。
在这样的学校里,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留学生们在这里也只是浪费了几年的青春时光,学业方面并没有任何的长进。
可能这样的学校,以前还能唬人,但随着各方面制度的完善,信息的及时更新,很多从这种学校毕业的“海归”,其毕业证也不被国内的职场所承认,自然也就找不到什么好工作了。
部分海归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我有个朋友在国外读完大学,接着就在他读书的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在那家公司度过了三年的时光。
在国外公司的时候,他工作非常顺利,同事、老板都很喜欢他,认为他是个非常优秀的员工。
三年之后,带着“四年留学经验+三年海外工作经验”回国,他满心以为,自己可以在国内的职场也做出一番成绩。
结果却令所有人意外:
他在国内找的工作,没有一个,能坚持超过一年以上,大部分工作都在一年内辞职跳槽!
后来他自己总结原因,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
他无法适应国内的职场环境。
他回忆起在国外的时光,不论是读书还是后来参加工作,所生活的环境都比较单纯,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大家都是有话直说,也不会藏着掖着什么的。
而到了国内,他说很多地方都让他身心俱疲:
比方说,有些同事会表面上跟他很和气,背后却给他使绊子。
有些同事为了几百块钱的利益,就能做出背叛、中伤他的事情。
其实,在人际关系上出问题,固然可能有他自己的原因,但不得不说,国内外的职场环境还是有区别的。
部分海归,就是在这一块上,迟迟无法适应,所以总是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讨论
你认为为什么现在海归没有以前“值钱”了呢,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会去留学吗?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