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1950年, 学生说老师读错“荼”字, 老师为面子狡辩, 人民日报怒批

错别字和生僻字是每一个学生最头痛的事情之一,有的生僻字和近似字就连老师都容易弄错。但是大部分老师都有孔子“不耻下问”和“知错能改”的勇气,在弄错了之后也会虚心改正。但同样也有一些老师不仅不能虚心接受,反而恼羞成怒。

在1950年,《人民日报》就曾报道过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为“不要给字起外号”。文章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在上课时将“荼”念成了“茶”。

立马有学生反应这个字念“荼”,谁知道老师怕丢人降低了自己的威信,于是狡辩说:“这个字就念茶。”结果《人民日报》的工作者得知后,立马写了这篇文章,怒批那位老师。

实际上这样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内的教育事业并没有发展起来,不仅教学工作不够严谨,甚至许多老师都是半吊子。要知道当时的文盲率高达80%,能找到几个识字的都很困难,更别说让许多教员具备职业道德和素养。

50年代解放初期,全国各地的条件都不算好,学校里几乎也没有员工宿舍,因此老师们的住宿也成了问题。一个月28元的工资,要交8元伙食费,再加上当时很多人认为当老师没出息,还容易得肺病,因此50年代的老师地位并不高。

除此之外,50年代还盛行扫盲运动,每一位老师都有义务对群众进行扫盲,除了上课时间,休息和晚上都要帮不识字的群众妇女上课。即使到了寒暑假,老师们也不能好好休息,还要下乡支援农村一个月,和农民一起割麦子、收稻子。

因此上世纪50年代很多人都不愿意当老师,除非是没有更好地选择,这样一来自然有许多人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对待老师的工作,不仅不用心还很敷衍。把“荼”念成“茶”只是其中的一桩,诸如“残皓”、“洗耀”、“怙恶不俊”等错别字更是经常出现。

而《人民日报》那篇文章的作者正是亲自目睹了这样的情况,才满怀愤慨的写下了那篇文章。他在文中痛斥那些误人子弟的老师:课前不准备,上课抱佛脚,强不知以为知,这种教学方法,是极不老实,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不是一个人民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提到原则上来讲,就是白吃人民的小米。

不过到了70年代这样的情况就开始发生了转变,一方面是群众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提升,老师们不能信口开河的狡辩。另一方面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很多老师不会因为面子问题而忽视学生的纠错,毕竟即使是孔夫子也有犯错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所谓“三人行,必有吾师。”师者不看年纪长幼,不分贵贱,有道理值得学习就是老师。反而是大大方方的承认错误,尊重学生提出的建议,并且做出相应的改正,这样的老师才能够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

当然现如今的学生也是不是会发现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出现错误,甚至老师和学生各执一词,各自有理的现象。这其实并不是老师为了面子强行争辩,而是因为时间的不同,双方的认知也不同。

有的老师以前学的教材和教材的内容和现在并不相同,这也导致同样一个字,或许在写法和读音上会出现差异。这涉及到教材的变化和更新。老师当初就是这样写的,一时间也难以改变,因此如果发现老师有错误时,适时地提出就好,没必要揪着不放。

当然作为教师,其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因此本身的知识水平一定要达标。虽然人非圣贤,谁也不能一次不错,但是许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比如上文所说的错别字,如果课前好好备课翻阅字典,绝对不会发生上述的情况,由此可见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教育事业上都不可以有半点马虎大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