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琵琶记》
众所周知,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从隋唐开始的科举制经过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的修正也一直在完善,不过期间也曾经走过不少下坡路。有许多作品便是抨击这一制度的黑暗面,我国明清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学体式就是小说,其中著名的《儒林外史》便是批判科举制给人们带来的毒害。其中描写了一位考了数十次都没有中举的穷书生范进,他在屡试不第的时候被周围的亲戚朋友排斥,冷眼相待。终于在他年逾半百的时候中了举,身边的人各个对它青睐有加,只是他自己却在得知自己中举之后就发了疯。
科举制历来被人诟病的缺点之一就是考试的内容过于单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考试的内容主要就是八股文,甚至连八股文的格式,题目都有一定的标准。八股文中五经的内容能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当官,这其实是有一些荒唐的。因此那时也会有人表示“当今天子重文章”,不少人都一门心思扑在上面,只是学会了五经就有当官的才能了吗?并不见得。这种情况放到现代教育体系中,可以称之为偏科,这也是家长们格外头疼一种情况。不过我国高考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人,他高考数学交白卷,作文只写了28字,却让校长当场录取,这是为何?
一、文学新星的诞生
此人名叫臧克家,他出生于1905年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中,由于家中还算富裕,即使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臧家的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他的父母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臧克家也受到家里气氛的影响,小时候就对书架上一排排的“大部头”格外感兴趣。只是好景不长,在他8岁的时候双亲就因病相继去世了。年幼的臧克家还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于是只能被送到外祖父家继续生活。
臧克家的外祖父也是一个标准的儒家思想的推崇者,对古文诗歌尤其感兴趣。在臧克家眼中,平时冷着脸严肃的不行的外祖父只有读到古诗词的时候才变得和蔼可亲,甚至在读到动容处的时候整个人就容光焕发,声音都蕴含着浓厚的感情。年幼的臧克家被外祖父所打动,即使他还不能完全理解那一首首诗歌的含义,但这就好似一颗文学的种子已经悄悄种在了臧克家的心灵深处。等他到了读私塾的年纪就已经会背不少诗句了,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他都能够信手拈来,那时一代文学大师的形象已经初现端倪。
二、偏科的文学大师
只是在文学方面表现出过人天赋的臧克家却在另一门学科上栽了跟头,那就是数学。说到这里,似乎古往今来有不少文学大师都比较偏科。臧克家也不例外,尽管他已经努力学习数学了,但成绩依旧很差,常常在课上遭到数学老师的批评。但在语文课上,臧克家却屡屡受到表扬,并且作业能拿到全班展示。日子久了,臧克家就选择常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文学方面。果然他的实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上 的时候,他就曾经在当时轰动一时的《语丝》杂志上发表过自己的作品。从这方面看,他的实力已经和这本杂志时常刊登的鲁迅、林语堂等大师的文学造诣比肩了。尽管如此,在旁人看来,臧克家这么严重的偏科情况面对严苛的高考仍然是有难度的。因为臧克家的目标是国立青岛大学的外文系,他需要考试的科目分别是最拿手的语文和最不擅长的数学。于是他在考场上就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将数学交了白卷。
如果说这是臧克家对自己的数学水平有着深刻的认知,那他在考语文的时候所做的便更令人费解了。臧克家在语文作文纸上竟然只写了28个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正是这28个字,竟然的得到了阅卷老师一致的好评,文学院院长也是当时文坛巨匠闻一多先生更是给出了高分成绩,表示可以直接录取,不得不令人感慨伯乐的知遇之恩又多么重要。
结语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臧克家无疑在文学研究方面是一匹千里马,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人生中的伯乐闻一多。在臧克家被录取之后也从外文系转到了中文系,直接师从闻一多,文学造诣又更上一层楼。事实上在生活中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因此只要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做的圆满了便无需再盯着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怀抱遗憾了。
参考文献:
《儒林外史》
《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