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双线并进, 一个能用到九年级的写作技巧

大家好,我是跟着名著写作文,这是我的第173篇原创文章。

学习一篇课文时,准确把握文章脉络十分关键。就小学阶段而言,大部分课文的脉络都只有一条,不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却使用了不一样的行文方式——双线结构。

双线结构指的是一篇文章中存在两条并行发展的线索,比如在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中,玉船的雕琢和主人公留学英伦两条线索并行不悖;鲁迅先生的文章《藤野先生》中,一条明线是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一条暗线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鲁迅

回到《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文中小豌豆的成长过程与小姑娘的康复过程构成了一一对应关系,并在课文末尾互相交融。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如果能够尝试使用双线结构,不仅能大大提高文章字数(毕竟写两件事比一件事字数更多),而且增加了文章的层次。

豌豆

这个技巧,说不定可以一直使用到九年级呢!

这个技巧怎么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我和青菜共成长的故事。

文章结构

青菜

开始

播种、发芽、成长

努力学习

中间

被暴雨摧残

考试受挫

末尾

丰收

学习进步

青菜

附例文:

种菜

期中考试成绩揭晓了,我考得很糟糕。那几天,我终日郁郁寡欢,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妈妈看到我这副模样,心里也很着急。她想让我快点振作起来,于是招呼我:“娃儿,来帮忙种菜。”

“知道了。”我无精打采地答应着,耷拉着脑袋来到菜地里,跟在妈妈身后,胡乱地往她用锄头刨出的垄沟里播撒种子。

妈妈对我的状态视而不见,她一边劳动一边自言自语道:“学习就和种菜一样,只要用心,结果总不会差的。”

我笑了笑,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从此,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上学的时候,总会绕到菜园里看上两眼。我看着那些排列得歪歪扭扭的嫩黄的菜芽从土里钻出来,叶片逐渐变多变大,心里充满了动力。

在学校里,我上课认真听讲,有不会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放学后认真完成作业,日子过得充实愉快。

一个月后的一天早晨,我躲过道路上的水坑,踩着泥泞来到菜园,心里“咯噔”了一下,眼前的景象让我难以置信:一棵棵半大的白菜趴在泥地里,破损的叶片勉强连在叶柄上,虬龙似的根须暴露在外……

“唉,干什么事都不容易啊?”我叹了口气。

“蔬菜没你想得那么脆弱”,妈妈不声不响地出现在我的身边,“它们才不会这么简单就被暴雨打败。等天晴了,我给他们培上土,只要咱们用心,结果肯定坏不了。”

我知道妈妈意有所指,这次的月考,我虽有进步,但上升幅度远不及预期。

于是我更加努力地学习:课文背完了,再默写一遍;数学作业写完了,再刷几套试卷;英语单词忘记了,我抄50遍……

终于,当我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时,菜园也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棵棵白菜根壮叶硕,挨挨挤挤,叶片层层叠在一起,将小小的菜园妆成一汪碧绿的湖泊;白色的蝴蝶游戏其间,从一片绿飞到另一片绿,俨然是一艘行驶在湖泊里的小船。

丰收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