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公平的,但是,公平是相对的!
比如东西部地区教育存在差距,城乡教育也存在着差距!然而,无论到什么时候,有一点是没有变化的,那就是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目前,我们国家城市教育资源比乡村优质,这是共识!毕竟就拿一线教师来说,刚毕业的名校毕业生拼命往城市考招教,哪怕拿着 教师资格证去城市教小学也值得!
但是,城市教育资源有限,满足不了所有城乡孩子的需求!
最近江西某县城二中和四中的录取名单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在名单上,标注出:县二中录取1402人。其中户口类643人,房产类756人,高管子女3人!
大家关注点都在高管子女3人上,觉得不应该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为什么高管子女要单独列出来?
其实这事儿没什么好惊讶的,基本上每个县城初中都会有这种政策:对于本地的纳税大户,子女升学上给予相应照顾!
毕竟没有好处,人家干嘛来你们县投资?只不过江西这个县城比较特殊,它标注出来了,其他地方不会单独标注!
而我关注的重点是:整个二中录取学生,基本上把农村孩子排除在外了!
农村孩子想要读县城二中,只能通过家里买房子,变成房产类!
这就等于引进了大城市学区房概念,学区房成了入学门槛!
据了解,这是不少县城的普遍现象。
那么疑问就来了:家里买不起县城房子,而成绩又比较优异的农村孩子,只配读乡镇中学吗?
在十几年前,每个县城的一中,二中,三中基本都是全校最好的三所初中!它们采取的是“掐尖”教育,除了户口,乡村孩子还能通过考试被录取到县城中学!
一般来说,县城中学的中考升学率,要远远高于乡镇中学!
也就是说,读一所好的初中,大概率能读一所好的 ,而读一所好的 ,大概率能读一所好的大学!
所以我觉得相比较现在看户口和房产,十几年前的择优录取,可能对农村学生更公平一些!
那么,为什么现在县城初中要求那么严格,必须限定房产呢?
主要原因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真的有限!所以这就导致农村小学的学生想去乡镇读书,乡镇小学的学生,想去县城读书,而乡镇中学的学生,也想去县城读书!
所以如果不限制条件,那么估计县城中学早就人满为患了!
想要解决这一教育现象,必须要吸引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农村!如果农村的老师够优质,那么他们也不愿意跑县城去!
但是,现实条件是地方政府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来吸引优质老师流向乡村,那么,大城市的轮岗制度可以参考!
现在北京一些地区已经在试点轮岗,优秀老师在一个学校教书五六年,就轮流到其他学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这样才能够解决县城“学区房”问题!
相信不久的将来,轮岗制度会全面开展的!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