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继王澍之后, 张永和亲自操刀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全新亮相

2021年秋季开学,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正式启用。良渚校区是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增长极和重要基地,也是学校探索建立教育新模式新机制的试验园。

良渚校区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设计。校区占地483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紧临良渚文化村和地铁2号线良渚站。

良渚校区于2018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之际奠基,在2019年1月11日,中国美术学院创建者蔡元培先生诞辰151周年纪念日开工。在余杭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和建设单位等协力克服工期紧,施工难度大,以及疫情带来的影响,一期一标段于2021年6月29日完成竣工验收。

9月5日,全新的校区将迎来学生报到,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的全体师生将在这里开启新的征程。

大学望境 继往开来

良渚校区是中国美术学院继南山、象山、张江之后的第四大校区,2003年建成的南山校区成就了水墨美院的现代演绎,2007年投入使用的象山校区则孕生了艺术家园的望境塑造,良渚校区则定位为中国美院的设计板块,建成后将容纳全部设计学科,成为设计教学的高能现场和不言之教。

如何建设一个校园、应该建一个怎么样的校园?一直以来,中国美术学院致力于大学校园的营造,不仅重在功能体系的优化完备,更重在自然与人文空间的构建,这代表着中国人智识培养与人格塑造并重的教育理念。通过山水化的校园,去建构一个涵养性灵的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以一份现代书院的表情,塑造着从艺者身心具足的家园;以一种诗化的本土建造语言,重塑现代人群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美术学院希望每一个美院人在这样山水校园当中,在山水生活当中,得到真正的心灵塑造。

“诗性精神”是中国美术学院重要的大学精神之一,以一首诗寄语新校区建设,也源于当年营造象山校区的一段佳话。2007年,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正式启用,青山绿水间占地800亩的象山校园,是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以他的诗性与建筑设计学院院长、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互相激发,为美院师生们共同建造的一个大学望境。

良渚校区奠基之时,许江亦赠诗张永和寄言良渚校区建设:

何生良渚,水迢迢,陆迢迢,延绵以象道。

谁筑新校,聚潇潇,散潇潇,俯仰尽逍遥。

这不仅是对建筑师、合作者的寄语,更饱含着学校对未来的期待:良渚校区围绕“生活即教育、学院即社区”的思想进行设计建造,通过坊、市、馆、舍、所、院、园、道的营造,实现“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学院生活”的校园特征。

通过空间设计助力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重构,不仅是对良渚校区在人文与科技、理论与实践、大学与社会、教育与日常等若干维度如何实现跨界与融通提出的设计挑战,更是对现代建筑精神与现代设计教育的一种回溯性呈现。

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 居学一体的学院生活

根据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的办学定位和理念,良渚校区的设计方案回应了“面向未来的创新校园”主题,探讨其运作模式,建筑展现出对家园感的学生社区,跨学科的教研系统,组合式的实验集群,产业化的创新基地等类型空间的布局与组织,并积极思考校园与周边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

主持良渚校区设计的建筑师张永和,于1984年获得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建筑硕士学位。自1992年起开始在中国实践,多次参加国际建筑及艺术展,曾在美国和中国的多所建筑学校任教。曾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持与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现任麻省理工实践教授及香港大学荣誉教授,2011-2017年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委员会评委。张永和拥有复旦附中青浦分校、吉首大学综合楼等多个校园规划与教学建筑设计经验,除了建筑师和建筑学教师的双重身份之外,张永和在设计领域的“跨界”更是与良渚校区的教学诉求不谋而合。

关于良渚校区的设计:一是未来设计教育必然具有跨界属性,教学体制及其校园空间都将在这一趋势中发生变革;二是建筑学对设计教育具有通用属性,无论是被实践的建筑、还是被体验的建筑都具有广义上的“不言之教”的作用。二者都在他主题为“绵延多义、居学一体”的校区方案中得以体现。

在校园布局的组织上,采用水平向自由延展的“绵延工坊”,利用基地四面环水、东高西低的地形,将校园设计为“东密西疏”,但东部密中有疏,西部疏中有密,二者通过绵延工坊和其间的叠石跌水相连,从而“疏密相间”,打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边界。绵延工坊在提供绵延底层的同时,也通过一套双层交通体系,将绵延的街道社区引到了校区二层,与工坊和馆舍建立空中的沿街连接,暗埋了与途径院落高低互动的可能,也为沿途景观节点的未来生长预留了余地。

在校区空间布局上,则大多采用“差序院群”,即通过绵延工坊的单位错落形成“大中小微”的院落层次,例如宿舍楼底层被设计为对应“学社制”的学社空间,用以共同兴趣为核心的学生自组织课余使用。由于位于工坊与宿舍之间,学社既是水平工坊在宿舍的“教学绵延”,又是垂直宿舍在底层的“生活沉淀”,从宿舍途径学社进入工坊,“下楼”即可“上课”,传统校园成为了“居学一体”的垂直分层关系,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一种有别于正式教学、面向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软教学”氛围,因此“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学院生活得以实现。

面向未来的艺术与设计教育新征程

21世纪的艺术与教育正面临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媒介与技术的大发展使艺术、设计与知识生产发生巨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了教育的变革与学习的革命,艺术/设计的教育理念、学院的形态正经历着一次新的重塑。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认为,良渚校区应以创建大数据、智媒体时代的“包豪斯/呼捷玛斯”为己任,以培养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学校根本宗旨,建立一所跨界的、无墙的、未来的校园。

跨界的学院——突破现有学科边界,实施跨界混合教育与精英教育。以“艺术-科技-商业”全面融合,打通艺术、工科、文科分野,从招生到培养,从研创到产业转化充分注重跨界融通。

无墙的学院——聚集国际最优秀的艺术、设计力量,建立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团队,融合学历教育、终身教育,建立开放创新的国际教育社区,建构无墙、无界的人才培养体系。

未来的学院——以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文思考与科技创新为基础,强调前瞻性、引领性的创新教育与研究,鼓励应用性、示范性的创新孵化与转化,以哲匠精神培育未来社会的创新者,以创新影响世界和服务人类。

目前,南山、象山、张江、良渚等四校区“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校区功能布局趋于完备。良渚校区根植良渚深厚文化,以“生活即教育,学院即社区,教育即传播,学习即生产”的办学理念,以“着眼艺科融合,推动跨界教学,打造创新社区。重新发明日常,推动社会创新,重建设计人文”为办学目标,打造面向未来、艺科融合的设计学大学科群,培育艺科融合排头兵,激活设计教育最前线,建立一个艺术与设计、媒体与思想、创新与产业之间交互整合的创新教育枢纽。未来,良渚校区将在艺术与设计、媒体与思想、创新与产业的循环转化、交互整合中,实现“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三个集聚效应,以设计学科的创新驱动,在推进“数智社会”建设、推动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文创产业的繁荣发展中发挥国美担当。

校地合作 携手同行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对国际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格局进行重塑。浙江省积极回应国家号召,力推“城西科创大走廊”、“之江实验室”等建设,打造数智社会科创高地。今天的杭州,被誉为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世界互联网经济的前沿地带,而良渚新城所在的杭州市余杭区,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溯源地,也是杭州创新资源的集聚地。

中国美院跟余杭都兼顾着国家工业设计和创新制造的时代使命,2017年7月28日,中国美术学院与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以设计智造为中心,携手打造一个全新的美院良渚校区。校区一期建设预计于2023完全竣工,建成后将容纳中国美院的全部设计学科,师生规模达4000人。

四年间,中国美术学院和余杭区委区政府携手,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质量建设,共同推进良渚校区建设。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特别是良渚校区的学科布局和专业优势,与余杭区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战略深度契合,双方合作建设良渚校区既是传承良渚文化和历史文明的需要,也是推进全省乃至全国创新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对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作出的积极努力,也是对余杭大力推动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的改革发展主线的强化。

中国美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表示,未来,中国美术学院和余杭区将以良渚校区为平台,依托学校设计学科优势与良渚区域资源优势,以数字文化小镇为支点,以“艺科融合”为助力,设立校地互动机制,立足文化艺术、设计创新、数字文化等双方优势领域开展一系列深度合作,以项目化落地,持续培育在未来改变设计行业、撬动设计产业的学术力量和高端文创人才,将余杭打造为多方创新动能的集聚地,与余杭区共同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树立校地合作新样板。

9月2日上午,在良渚校区举行了媒体通气会,总建筑设计师张永和、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傅巧玲为媒体导览良渚校区并进行群访,近三十家主流媒体参加。

良渚校区一览

文字:刘杨

摄影:郎水龙

审核:徐元

本文资料来源:中国美术学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