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郭朝刚
国家制定“科教兴国”战略,全社会各界人士推崇“尊师重教”。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
在第37个教师节日,郭朝刚感谢所有的老师,致敬教师:师道传承,匠心育人。
教师节的由来?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我国的第一个教师节是1985年9月10日,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发出《致全国教师的信》,中国各地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表彰11871个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
每年的教师节,祖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学校积极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学生和家长们给老师送花、发祝福短信,表达对老师们的感谢之情。
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教授科学文化、专业技能、歌曲戏曲、武术等技艺的人。
教师,称谓很多,其中尊称有“老师”、“先生”两种。教师旨在于帮助学生成长。
唐代李商隐的《无题》一诗中提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原指别后相思;其中的两个典型形象“春蚕”、“蜡炬”现可指代教师,形象地展现教师的奉献精神。
唐代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点明了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主要具备三方面价值:传道、授业、解惑。
当今社会,我国的教师职能,主要体现在 “传授知识”、“人格养成”、“科学研究”三方面。追求“教、学、研”三位一体。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进平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的学者,致于学问皆拜师学艺。圣人亦可学而致之。经典的语句如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此句正点明了教师的学道、悟道和传道,是基于不同专业精进。师者,必是由学生而成长起来的。全社会提倡工匠精神,大力弘扬“专、精、特、新”,精益求精,教学相长。
教师的职业道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从事教育和培训行业的老师,秉承“立德树人、专业精进”为本。弘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以“教书育人”为天职,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全社会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平台。
教师法与教育法
我国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规范教育体系,先后制定并颁布了教育法、教师法等。其中明确教育的类别与根本职能,明确了教师的主要权利和基本义务。
新时代,全社会构建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大力提倡“师德师风”的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守法高效的教学秩序,为社会提供更多“德、智、体、美、劳”的“五讲、四有”人才。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苏格拉底说:“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
教育不是灌输、更不是知识的搬运。
教育是一场精进的修行。以一颗匠心从业,精于一技者、传之于世便可动人。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颗灵魂去唤醒另一颗灵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师是灵魂的引导者和布道者,不仅在于传授专业知识,而且在于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只有教师们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德艺双修,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