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开学季,教育部召开第三场金秋新闻发布会。部署推进“双减”工作,进一步强调: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
之后的文件指:除初中毕业生升 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外,其他考试不具有甄别、选拔功能。
中考决定学生继续教育的方向
分析有关“双减”政策,确实是减轻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但最后决定考生将来学习方向的“中考”这决定性一考,还是将决定大部分学生未来的道路,即:中考决定了学生“普职分流”的方向。
目前全国普高录取率在60-70%,也就是说在100个中学生中,将会有30-40人不会继续 教育,转而进入职业 学习。
这就是近期引发社会热议的话题。对于“普职分流”,网上的声音也各不相同,但作为选拔学生依据的中考,还是得到社会中大部分人的支持和认同。
因为以这种方式进行的“普职分流”,是当前为止较为公平合理的模式。但中考仍然是很多考生和家长们焦虑的来源,那么要如何正确地面对“普职分流”呢?首先看看大家的意见。
教育部回应各方专家的意见与建议
对于这种情况,相关专家根据我国教育国情和周边国家的教育经验纷纷发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足见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关注与关心。
先是有教育专家建议推迟分流。相关专家认为:至少要保证孩子读完 。如果中考就分流的话,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继续 教育,所以建议至少进行十年制义务教育。
也有专家提议模仿韩、日的模式。韩国中学生毕业后无需中考直升 ;日本初中生升 有考试和推荐两种模式,相对非常的宽松。
推迟或取消“普职分流”可行性吗?对于上面的这些建议,教育部也给出了相应的回复。教育部表示,要注重普通 和职业 发展的均衡性,不要一味追求升 。所以还是维持之前的分流比例。
而将 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的建议,目前还不具有可行性。因为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并没有完全进入成熟阶段。而且当前的 模式多样,分层严重,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统一规划、均衡发展的。
“不考试”的中小学,轻松还是艰难?要看对“普职分流”的选择
“双减”的教育新政策,减少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考试”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可以让学生抛开很多门槛与标签,身心更为自由健康的成长。
但是同时,万事有利必有弊。这种“放松”也必将导致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的孩子在学习上落后。那么作为家长,要如何看待“取消考试”的中小学呢?您又该如何面对身处中小学的孩子的教育呢?
笔者认为,这就要看家长对孩子优势的认识,和对孩子将来的预期了。如果孩子学习兴趣和能力一般,但是在某方面有非常明显的特长和优势,那么就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和培养,对孩子来说,就可能是一条新的出路;
而有的孩子学习兴趣浓厚,非常善于学习课业知识,那么家长就要在他的学业上多付出一些,让孩子可以更上一层楼。
笔者寄语:
综上所述,“普职分流”对学生的影响是好是坏并不重要?既然它适合国情且已经确定施行,那么家长和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让它发挥出对自己好的影响。
要怎么做?首先是心理上的,家长要放下偏见,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学生的能力有大致的估计,这样最终不管是“普”还是“职”,家长都能够接受。其次,家长要整理一下孩子未来大致的方向,什么是他有能力做好的,哪个方向更适合学生。
相信只要心态平和,认真努力,“普职分流”的学子们都能迎来更适合自己的未来。
今日话题:作为家长,您觉得什么方法最合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联系速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