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支教媛”风波的警示

■杨悦

“支教员”还是“支教媛”?最近,“海归女硕士龙晶睛连续10年去湘西支教”被质疑打造人设敛财,引发极大争议。今年教师节前后,一篇题为《龙晶睛,你火了!》的网络热文,不吝盛赞之词,选在重要时间节点,将“最美支教女教师”龙晶睛推到公众面前,一时风光无几。

龙晶睛最受赞誉的莫过于“连续10年参与支教”“10年间,她的支教足迹遍布湖南、江西、贵州、陕西等地24所偏远山区学校,前后帮助过2000多名山区孩子”,这样的公益事迹很难不让人给她加上一层道德光环,海归硕士高学历、良好的外貌进一步把好感拉满。赞美声过后,有人质疑龙晶睛在国外读书9年,如何能“连续10年支教”?龙晶睛回应称,报道有表达“失误之处”,“连续10年支教”并非“扎根大山支教10年”,“足迹遍布24所偏远学校”实际上“只去了其中的10所学校”。

作为慈善组织“善吟共益”创始人,自己利用假期时间往返大山,更接近考察与统筹的角色。统筹就统筹,非要把假期社会实践说成“支教”,对实践时间和事迹成果添油加醋、肆意美化,帽子太高戴不住了玩起文字游戏,怪报道表达有问题。难道这些细节不是受访者自己说的?报道发表前龙晶睛没有确认内容符合自己真实意思?

从“支教员”到“支教媛”,一“YUAN”之差,网友态度大相径庭。继“拼团名媛”“佛媛”后,“媛”字的妙用已经成为一种默契,其所包含的对虚假人设的讽刺不言自明。龙晶睛“连续10年支教”人设坍塌之后,引发次生危机。目前已知,“为公益组织持续造血”,每人收费5000元、实际上只有2天7节课的“爱心暑托班”项目确实存在过。但单这一条并不能得出“假做公益真赚钱”的结论。公益人也需要吃饭、养家糊口,完全去商业化的公益很难长久,用商业模式来推进公益项目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糟糕,恰当运用反而利于社会效益最大化。

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把握商业和公益的界限,让商业成为公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非打着公益的幌子赚钱。包括明码标价的“支教旅行”在内的善款收入都用到了哪里,是衡量公益和商业的重要标准。民政部等部门2016年印发的《关于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曾对慈善组织费用问题作出一系列规定。“善吟共益”年度慈善活动支出、年度管理费用以及其他指标是否符合标准,有待进一步调查。但收支不透明,显然会引起监督和质疑。

公益不是道德牢笼,要求身处其中的人丝毫不沾染半分经济利益,但它也不应该成为一些人沽名钓誉的变现手段,被商业侵蚀。公益事业尤其不需要一分做事、九分宣传,一旦人们感到善心被欺骗,公益人曾经的道德光环就会转变为道德反感,最后弄巧成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