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报名人数超过1000万,清华北大只招6000多人,每1666个孩子中才有一个能上清华北大。你必须承认,有不少家长都想过自己家孩子能上清华北大,你也必须承认绝大多数家长根本就没把孩子上清华北大当真。
李永乐老师跟陈志文老师又见面了,这次聊的是家长的焦虑。他们提到了上大学、上好大学、挖掘机、开卡车、做农民工、给彩礼、养老与家长焦虑之间的关系。从我的角度来看,咱们必须先把他们口中的“海淀家长”跟咱们“普通家长”做个身份区隔。
一、站在海淀看全国
按照李永乐老师的说法,海淀区的很多家长是考二代,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考到了北京,留在了海淀。他们知道自己的今天来之不易,当然也想让孩子复制自己的成功。所以他们要考虑的是考上好大学,而不仅仅是考上大学。
我想说的是,海淀人口313万,全国人口14亿,在我们讨论全国家长焦虑问题的时候,拿海淀家长做例子并不合适。海淀的家长真的已经够幸福了,这里聚集着全国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校。而全国有多少孩子能够享受的教育资源还不及海淀孩子的零头?
说白了,海淀家长们所担心的,是在代际传承当中丢失自己的地位,而全国绝大多数家长想要的,仅仅是让孩子能够衣食无忧,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他们甚至从来都没有把海淀的孩子当成自己孩子的竞争对手,因为那个梦想有点儿遥不可及。海淀家庭的下限,已经是全国多数家庭的上限。
二、站在物质看工作
在李永乐老师看来,大学生的工作技能有时候还不如没上过大学的人,社会上有不少工作的收入也很高,但不需要上大学。
我想说的是,社会上的确存在着大学生实操经验不足,吃不得苦,受不得累,在用人单位眼里不好用的问题。但这恰恰应该让我们开始反思:咱们的大学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雷竞技官方安卓 应该怎么搞才会被大众所接受?
没错,很多农民工月入过万,但农民工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做农民工呢?开挖掘机月入4万,可挖掘机操作工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去开挖掘机呢?判断一份工作,我们不能仅仅从收入去看,还要看工作环境,要看危险系数,要看社会地位。
此外,尽管农民工和挖掘机操作工的月收入并不少,可他们有保障吗?出了工伤,谁会再雇佣你?除了工资,有五险一金吗?退休之后,能拿多少退休金?出门社交,有人投来尊敬的眼光吗?
三、站在现在看未来
家长所忧虑的,真的是孩子能不能考上顶尖大学,能不能当上创业领袖,能不能有机会主政一方吗?我的想法是,绝大多数家长不过是想要个保障,两代人住得上房子,吃得上饭,上得起学,看得起病,如此而已。
建一万所清华北大缓解家长焦虑,这可能是开玩笑,但咱们可以算一笔账:清华一年300多亿经费预算,一万所就是300万亿,中国2020年GDP才不到100万亿。况且顶尖的大学只有钱不行,一定要有人,而人是不可能批量复制的。哪有那么多大师拿来就能用啊?既然如此,就不能指望通过多建大学来缓解焦虑,对吧?
社会问题需要整个社会努力去解决,这不是仅仅通过改变教育就能改变的。中国很大,大家的生存质量相差很大。我不太关心海淀家长心里想什么,我更关心那些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也得不到太好社会保障的农村家庭,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
作为家长,你有什么焦虑?你想让孩子冲击上限,还是保住下限呢?来评论区聊聊吧。
长按点赞,一键三连,鼓励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