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小学生读到“铁杵磨成针”提问: 我不信李白这么傻, 老师直接懵掉

李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唐代大诗人,提到他的性格,估计很多朋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浪漫、潇洒、豪情,和一点点的任性。

没错,在李白传世的作品中,他的这些性格特点都表现的非常鲜明,可是最近,我一位老师朋友却告诉我一件事,大慧觉得十分有趣。

朋友在小学教4年级,按照课标要求,当时要给学生们讲述著名的历史典故《铁杵成针》。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一课是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没想到的是,在课堂上突然有一名学生发问:“李白真的有这么傻吗?”顿时我的朋友就有一种上不下去课的冲动了,那么这件事是因何而起的呢?图片:课堂上的学生剧照

一、被质疑的传统典故

1、有口皆碑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孩子的提问在没有第一时间解决的情况下,他还询问了自己的父母,结果很多家长也跑来质疑,甚至还有的提出,要不然《铁杵成针》这一课就不要讲了,说实话,我这位朋友也是够无语的。

其实很多80后、90后的朋友对这个著名的历史小故事并不陌生,原文也非常短小:“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就是根据上面这一段记载,后来演化为了《铁杵成针》的故事,另外,在民间的《目连救母》等戏剧文艺作品中,也有这个典故的引用,因此可谓是人尽皆知。

2、质疑的原因

根据朋友的描述,大慧总结了一下《铁杵成针》被质疑的原因,主要是四个方面。其一,这篇古文的出处是宋朝人祝穆所著的《方舆胜览》,但是从书籍的性质上来看,它属于地理类的,而不是文史类。

据说作者当时走遍各地之后,把南宋时期各地方的风俗、趣闻和著名的人物、故事都编撰到了这本书中,但恰恰是作者的取材过于宽泛,因此缺乏考究,很难被后世当做严肃的史料来看待。

另外,清代编撰《四库全书》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这本书里有很多的错误,因此李白本人当年有没有去过象耳山,是不是在当地求学,都是不可考的。图片:编撰《方舆胜览》剧照

其二,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来看,这篇文章确实有不符合常理的地方。李白年少的时候,大唐王朝国力已经非常强盛了,但是钢铁还属于稀缺的珍贵资源,一个生活在山中的老妇人在偶然得到之后,却要把其磨成细针,这成立吗?在唐朝,绣花针在民间已经十分普及,直接购买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其三,有理科生分析,一个人如果想要靠着纯手工磨成针,在这个过程中还不能出现原材料的断裂,就需要原材料本身就兼具极高的韧性。唐代的科技虽然胜于前朝,但还完全不具备相应的工艺,而且一位老人,会用珍贵的生命去干这件事吗?

二、换角度去思考

1、反对的声音

后来大慧在网上也就这些问题查找了一些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不仅仅是学生们有质疑,甚至很多网友也有类似的疑问。

不过也有另一种声音,《铁杵成针》很明显是我国民间流行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和我们熟悉的《龟兔赛跑》、《猴子捞月》、《狐假虎威》这些故事是一样的,难道这些寓言故事都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吗?如果都要怀疑一遍,那还真是较真了。

反对的声音意思表达的很明显,既然是民间的故事,那么自然不可能全方位的刨根问底,不过和《龟兔赛跑》里的兔子和乌龟这些动物不一样,李白可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那么在他的身上,究竟有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就成为了被怀疑的最大动机。

图片:李白写诗剧照

2、进一步分析

那么就这个问题,大慧也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吧。第一点,《铁杵成针》并不是现代文人或者教育家可以编撰的,它明确被记载在了古籍之中,被摘抄出来放到教科书上肯定是没有原则性问题的。

第二点,我们暂且不论故事的真实与否,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铁杵成针》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代学生和年轻人,关键是这种影响是非常正面的,以至于现在很多朋友在谈到“持之以恒”这个话题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联想到这个故事,由此可见,《铁杵成针》这个故事本身是有存在的价值和积极的教育意义的。

至于《铁杵成针》这个故事更为深层次的含义和影响,相信专业的教育家、文学家都会给出不同角度的分析,引发更多的思考,这也是传统经典的最大魅力,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