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芊和
前两天,和表姐一家一起吃饭,
饭桌上,大家说起小外甥的学习成绩,
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外甥自豪地向大家宣布,
上星期的小测验他考了全班第一。
大家纷纷夸奖他,表姐却说:
“这次是考得不错,不过不要骄傲啊。
最重要的是你要好好总结经验,
想想怎么保持住第一名,
不然下次就被别人超过了。”
本来兴高采烈的小外甥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
他长叹一声对我说:
“小姨,我还不如不考第一名呢,
要是我不考第一,下次考试还有可能进步,
现在,我只可能退步或者原地踏步了。”
小外甥的话把我们都逗笑了,
原来考第一名的孩子还有这样的烦恼。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小视频,
著名经济学家、《变量》一书的作者何帆在一个采访中,
给“学霸”同学们提了一个建议:
“不要考第一名!”
何帆说,
因为考第一名和第五名、第十名的孩子智力水平都差不多,
而一直维持第一名的孩子需要一门心思地奔着考试,
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对失败和挫折缺少体验,
这样反而不利于他们更全面的发展。
不让孩子考第一,
这样“奇葩”的建议让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
但是,如果仔细想一下你会发现,
它背后藏着很可贵的育儿智慧。
01
名人的另类教育方式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在一次演讲中谈起自己对儿子的教育,
北京中考成绩公布后,
他很快知道了儿子的成绩:是个高分。
白岩松说,自己松了一口气,
不仅因为儿子“考得好”,同时在于“没考得太好”。
中考前,他和儿子开过一个玩笑:
“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 ,我就跟你急,
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无独有偶,著名演员胡军在一次采访中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在对女儿的教育中,胡军说:
“我严厉禁止你考全班第一名。”
看到这些名人的另类教育方式,
很多网友相当不解,
有人觉得他们是凡尔赛,
毕竟为人父母,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
然而,早在1985年,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
就在给中国科大少年班的题词中写到:“不要考第一”。
中国科学院朱清时院士对这句话作过一番阐述:
“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
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
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
要争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
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肥,
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陈省身教授给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们提出这样的建议,
是想让这些“学霸”不要过度关注分数和成绩,
他认为,把追逐第一名的精力用在发展其他兴趣、能力上,
会更有意义。
虽然我们的孩子并非都是“学霸”,
但是在“不要考第一”的建议中,
这些教育者们不一般的智慧却值得我们学习。
02
在孩子的世界里,成绩不是唯一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新闻,
安徽某地的一位同学,成绩很好但家境贫寒,
一双鞋从春天穿到了冬天,
老师买了一双新鞋送他,却被拒绝,
原因是在这次考试他得了第二名,
因为没考第一,让他觉得自己愧对老师。
视频里,这个孩子的“懂事”让人心疼,
但我特别想告诉这个孩子,
并不是只有考第一才有“资格”得到鞋子,
家境不好却依然努力读书,
对老师的照顾心怀感恩想要报答,
这样的他,没有考第一也很优秀,
根本不需要感到羞愧。
我们总说,学生的本职是学习,
可我们却在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
让他们觉得,成绩和排名代表了一切。
在这样的心态下,
他们会认为没有考好的自己就不值得被爱。
当孩子过于在意成绩和排名这些外部给予的评价,
就容易在追逐第一中迷失自我。
为人父母,有一种智慧,
就是跳出成绩排名,看到那个真实的孩子,
以及他们的真实困境。
在《少年说3》中,
有一个叫吴谦益的高二男生,
他成绩很好,经常考全校第一,
可是他的家人却没有因为他考第一而开心,
反而对此忧心忡忡。
有段时间,他考了全校第三,
家里人却像松了口气,还给他发红包。
十分不解的他跑到勇气台质问妈妈:
自己追求进步,究竟有什么错?
然而,妈妈的回答却让大家肃然起敬,她说:
“当我看到你在课桌上写到‘第二就是落后’这样的字眼,
我就经常把‘不一定要考第一’挂在嘴上了。”
在妈妈的心中,
儿子的生活里不该只有高考,
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对这位妈妈的话深以为然。
成绩和名次并不代表孩子的一切,
我们的人生中还有很多值得欣赏的风景。
让孩子关注学习本身,而不是成绩和名次,
他们才能享受学习的过程,
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03
正确竞争,你能超越的只有自己
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有吴谦益妈妈这样的智慧。
在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中,
顾家伟就是这样一位爸爸,
他对女儿新月的要求就是,
她必须是最优秀的!
为了确保在家长开放日的节目表演中得到第一,
别的小朋友准备一个表演节目,
新月得准备三个节目。
当新月表演了精心准备的钢琴独奏、芭蕾舞和法语朗诵,
得到了大家的称赞,顾家伟心花怒放。
可是,一个小男孩用45秒还原魔方的表演,
把新月比了下去。
妈妈林芸芸解释说:
“新月她没有输啊,她是数一数二的。”
而顾家伟却激动地说:
“新月必须是第一,她不能是第二!”
如此偏执的父亲,让人看了都忍不住生气。
可在现实生活中,像顾家伟一样的家长并不少见,
他们对孩子期待很高,
总是希望孩子超过别人。
被这种病态的竞争意识所绑架的孩子,
往往身心双重受损,
严重者甚至做出极端之事。
还记得那个因为考了第二名就持刀杀死同学的秦同学吗?
他的那句“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让人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白岩松在给孩子的“人生邮件”中说:
“人生不是竞技,何必非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
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
聪明的父母不会让孩子过分地关注竞争,
而是告诉孩子,
你能超越的只有自己。
04
厚积薄发,起点不是最终的胜利
最后,说一个小故事:
那是1989年。
在杭州一所小学任教的周武老师参加同学聚会,
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
那些昔日在班里成绩出色的同学进入社会后变得平平无奇;
相反,那些原本不太起眼的同学却混得挺好。
感到好奇的周老师经过十年时间,
对151名毕业的小学生追踪调查,
发现了这样一个结果:
上小学时成绩前5的学生进入初中 后,
成绩出现后退的占了43%;
而小学时成绩在第7到15名的同学在上中学后,
成绩上升的人高达81.2%!
这就是网上流传的“第十名效应”。
其实,第十名效应未必科学,毕竟样本很少。
来自各界名人的“不要考第一”的忠告,
也并非反对学生考高分、当学霸,
只不过希望家长们更多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孩子。
当下的某次成绩,某个排名并没有那么重要,
孩子学习过程中,是否健康、快乐又有收获,
才难能可贵。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马凯有句话说得好:
“人生就像长跑。我们很少看到领跑的人最后得了冠军,
往往是在中高水平的,最后反而争了第一。
原因是,第一他有目标,第二他少压力,第三他有自信。”
说到底, “第一”从来都只是一个名次,
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告诉孩子“不必争第一”,会让他们知道,
在学习中,享受过程远比注重结果更有意义;
不过分关注孩子当下的成绩与排名,会让他们明白,
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中,
比起超过别人,你只需要专注地做自己。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告诉孩子,
考试可以追求100分,做事可以追求极致和完美,
但在和别人的比较中,我们却不必苛求第一名。
愿每一个父母都能有“不争第一”的智慧,
因为每个孩子不管是不是“第一”,
都是我们最爱的“唯一”。
—— End ——